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反学校文化视角下中学校园欺凌成因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校园欺凌作为反学校文化的一种形式在中学表现得尤为突出,学生欺凌行为是个体与所处环境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家庭文化氛围、学校文化环境、同辈群体文化理念、社区文化及大众传媒文化都会对学生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产生影响,无形中诱导纵容其做出校园欺凌等反学校文化行为。因而需要家长转变教育理念、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同辈群体良性发展、社区发挥教育功能、规范大众传媒发展从而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促使其习得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建设性地处理同伴关系,化解校园欺凌等反学校文化行为。
作者
柳若文
陈天顺
机构地区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1年第5期30-32,共3页
关键词
反学校文化
校园欺凌
中学
分类号
G637.4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95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刘艳丽,陆桂芝.
校园欺凌行为中受欺凌者的心理适应与问题行为及干预策略[J]
.教育科学研究,2017(5):60-66.
被引量:57
2
蔡连玉.
“逃离文化”视角下校园欺凌治理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2016(11):24-28.
被引量:30
3
童星,缪建东.
父母、同辈群体对初中生反学校文化行为的影响——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的分析[J]
.少年儿童研究,2019,0(11):30-37.
被引量:1
4
李姝敏.
我国青少年反学校文化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6,29(3):8-10.
被引量:2
5
苏春景,徐淑慧,杨虎民.
家庭教育视角下中小学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分析[J]
.中国教育学刊,2016(11):18-23.
被引量:127
二级参考文献
50
1
彭小虎.
反学校文化现象的思考[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7(3):90-95.
被引量:17
2
纪林芹,张文新,KevinJ ones,Nannette Smith.
中小学生身体、言语和间接欺负的性别差异——中国与英国的跨文化比较[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9(3):21-24.
被引量:11
3
张文新.
中小学生欺负/受欺负的普遍性与基本特点[J]
.心理学报,2002,34(4):387-394.
被引量:235
4
陈世平,乐国安.
中小学生校园欺负行为的调查研究[J]
.心理科学,2002,25(3):355-356.
被引量:67
5
张文新,王益文,鞠玉翠,林崇德.
儿童欺负行为的类型及其相关因素[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17(1):12-17.
被引量:86
6
雷雳,王燕,郭伯良,张雷.
班级行为范式对个体行为与受欺负关系影响的多层分析[J]
.心理学报,2004,36(5):563-567.
被引量:21
7
陈世平.
儿童人际冲突解决策略与欺负行为的关系[J]
.心理科学,2001,24(2):234-235.
被引量:46
8
赵小段.
西方反学校文化研究述评[J]
.上海教育科研,2004(10):18-21.
被引量:16
9
朱皕,雷雳.
中学生受欺负状况与心理控制感的关系[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21(1):91-95.
被引量:22
10
温忠麟,侯杰泰,张雷.
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J]
.心理学报,2005,37(2):268-274.
被引量:3232
共引文献
195
1
张悦歆,赵逸寒,张冕,潘煜静,卢祖琴.
聋校初中生校园霸凌现状调查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2022(5):56-63.
被引量:5
2
张桂蓉,李婉灵.
家庭环境影响校园欺凌行为的性别差异研究[J]
.中国社会公共安全研究报告,2019(1):17-37.
被引量:1
3
杨慧,王馨珠.
多主体视角下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分析[J]
.社会福利,2021(10):12-19.
被引量:1
4
陈洁,王鑫,郭欣.
父母缺席对大城市青少年遭受校园欺凌的影响[J]
.青年研究,2021(2):82-93.
被引量:13
5
杜本峰,廖梦琦,茹愉焙,孙博.
家庭关怀度对困境家庭儿童受欺凌风险的影响[J]
.青年研究,2021(2):73-81.
被引量:10
6
徐柱柱.
校园欺凌:提升抑或降低中学生学校归属感[J]
.当代青年研究,2021(5):89-95.
被引量:5
7
陈怡静.
家庭教育视角下校园欺凌现象的成因和对策探析[J]
.就业与保障,2022(7):46-48.
8
田汉族,王超.
我国校园欺凌现象及其治理研究:回溯与展望[J]
.中国教育法制评论,2021(2):153-178.
被引量:1
9
龚江,王英.
校园欺凌的综合治理思考[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19,0(5):22-28.
被引量:3
10
王国年.
重视多方联手 根治校园欺凌——校园欺凌现象防治与策略[J]
.高考,2020,0(12):123-123.
同被引文献
4
1
李爱.
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探析[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6(1):66-68.
被引量:59
2
任海涛.
“校园欺凌”的概念界定及其法律责任[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5(2):43-50.
被引量:186
3
田友谊,邓兰.
生命教育视域下校园欺凌的成因及对策探析[J]
.江苏教育研究,2020(19):3-7.
被引量:1
4
裴谕新,陈静雯.
“相信经验以外的经验”:校园性别欺凌干预之教师社会性别意识提升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2021,21(3):15-22.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汲安庆,徐诗睿.
文化视域下校园欺凌成因研究[J]
.江苏教育研究,2022(32):3-7.
1
林一钢,平晓敏.
场域视角下的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解读[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6(1):114-120.
被引量:5
2
程激清,胡庆英,程秀敏.
校园欺凌者:从欺凌行为到被边缘化的情境分析--基于D乡初级中学的观察为例[J]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20(6):83-90.
被引量:1
3
郭苏洋,方亚中.
耽美文学与双性同体写作[J]
.文学教育,2020,0(1):145-147.
4
贾宏昌.
基层群众声乐辅导教学探析[J]
.神州,2020,0(4):178-178.
5
羊二爱.
浅谈初中生安全教育管理以及心理干预措施[J]
.文学少年,2021(13):0273-0273.
6
孟大治.
电视节目编导对受众文化的引导[J]
.神州,2020,0(9):19-20.
被引量:1
7
张敏.
浅析幼儿园家园共育的教学策略[J]
.爱情婚姻家庭(下旬),2020(11):0015-0015.
8
叶艳秋.
建党100周年之际如何深挖贵州红色旅游产品的教育内涵[J]
.休闲,2020(31):0248-0249.
9
洪雪飞,李力,王俊.
创新驱动对经济、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基于省域面板数据与空间杜宾模型的研究[J]
.管理评论,2021,33(4):113-123.
被引量:31
10
杨文思.
浅谈初中化学课堂中实验教学的开展策略[J]
.东西南北(教育),2021(10):228-228.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