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朱英诞诗歌的沉默意识及其书写 被引量:1

Silent Consciousness and Writing of Zhu Yingtan’s Poe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作为“沉默的冥想者”,朱英诞以沉默处世、以沉默入诗,将沉默融入其诗情、诗思与诗艺。沉默形成了诗人静观的物我关系,呈现出一个隐士的多重生命体验:他以外物之静自况,表达对缄默之不得已的悲哀;他“身心俱隐”、心意宁静;他做到物我合一,感受希言自在。沉默也帮助诗人在静观中冥想,在澄明忘我的状态中表达诗性的感受,通过对感觉的意象化,在跳跃的诗思间“以理识为诗”,表现出充满慧性的“灵魂之丘壑”。沉默还是朱英诞诗歌“语默”语言观的重要内容,是一种“贤明的节制”,表现为对声音的编织、对有无的把握、对抒情的克制。从沉默切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朱英诞的人生态度、诗思方式与审美取向。
作者 王泽龙 张皓 WANG Ze-long;ZHANG Hao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0-157,共8页 Study & Exploration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16ZDA240)。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41

  • 1郭英德.雅与俗的扭结——明清传奇戏曲语言风格的变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5-14. 被引量:9
  • 2钱锺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3.
  • 3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356.
  • 4(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印,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 5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9页.
  • 6叶燮《原诗》内篇上,《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下册第571页
  • 7瓦雷里.《诗与抽象思维》,《文艺杂谈》,段映虹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300、303、291、302、299页.
  • 8仇兆鳌.《杜诗详注》,第四册,中华书局,1979年.第1720页.
  • 9宇文所安.《盛唐诗》,贾晋华译,三联书店,2004年,第313页.
  • 10《驼庵诗话》,见《顾随全集》第三卷“讲录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97页.

共引文献27

同被引文献3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