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放射性肺损伤的分子机制及其治疗进展 被引量:9

Molecular mechanism and treatment progress of radioactive lung injury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放射性肺损伤(radiation-induced lung injury,RILI)在胸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发生率为15%左右,在肺癌、纵隔淋巴结和乳腺癌患者放射性治疗中,有症状的肺损伤发生率分别在5%~50%、5%~10%和1%~5%。迄今,临床上治疗RILI药物是氨磷汀,一种辐射防护剂,可以清除氧化自由基并加速组织修复[1-4]。这种化合物在体内代谢极快,副作用多,如腹泻、恶心和低血压,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范围[3]。RILI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肺移植,但供体器官的缺乏和与移植相关的并发症严重制约其大规模临床应用[5]。与RILI有关的发生机制和关键分子不断得到证实,相关的治疗方法有望获得极大的突破。
作者 李杰 冉永红 郝玉徽 Li Jie;Ran Yonghong;Hao Yuwei
出处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3期390-392,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Lung Diseases(Electronic Edi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30

共引文献100

同被引文献147

引证文献9

二级引证文献1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