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红色货币中多彩的拼音文字——以湘赣闽、鄂豫皖、晋察冀根据地流通货币为例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批红色货币专著相继出版,成为新时期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在展示出的诸多红色货币上,经常出现不同类型的拼音文字,如1867年英国人威妥玛发明的威妥玛拼音,1906年确定的邮政式拼音,1928年民国政府公布的国语罗马字,1931年制定的拉丁化新文字等[1]。遗憾的是,对于红色货币上这些拼音文字,尚缺乏比较系统的阐述与研究,笔者不揣冒昧,以湘赣闽、鄂豫皖、晋察冀等革命根据地的流通货币为例,探讨其拼音文字,以作抛砖引玉。
作者 杨槐
机构地区 陕西西安
出处 《中国钱币》 2021年第3期66-72,共7页 China Numismatic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共引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