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诗亡隐志”章看孔门《诗》教的特点 被引量:1

On Characteristics of Confucius Moralization of The Book of Songs from the Chapter About “Poetry Has No Hiding Wi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上博简《孔子诗论》“诗亡隐志”章一直备受学界关注,论者甚多。此章可以说是《孔子诗论》的总纲,原文应释读为:“孔子曰:‘诗亡隐志,乐亡隐情,文亡隐意。’”“乐亡隐情”“文亡隐意”统一于“诗亡隐志”。诗是乐文一体的,情感表达主要靠乐曲,而意旨表达主要靠文辞。孔子论诗,乐文兼顾,情意并重,可以从诗类评论与诗篇评论两个层面得到验证。“诗亡隐志”章是孔子《诗》学观的最高概括,对理解孔门《诗》教乃至中国古代诗学的“言志”传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胡宁 Hu Ning
机构地区 上海大学文学院
出处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52-56,共5页 Journal of Yangtze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春秋用诗与贵族政治研究”(20FZSA00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出土简帛文献与古书形成问题研究”(19ZDA250)。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16

  • 1邢文.新出简帛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文物,2001(5):94-96. 被引量:1
  • 2向宗鲁.《说苑校证》[M].中华书局,1987年.第35页.
  • 3《上海战国竹简解密》,上海《文汇报》2000年8月16日.
  • 4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5页.
  • 5刘乐贤.2001年:《读上博简札记》,清华简帛讲读班第20次研讨会论文.
  • 6陈士珂.《孔子家语疏证》,第62页,商务印书馆,1937年.
  • 7高亨,董治安.《古字通假字典》150~152页,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
  • 8李学勤.《续说<诗论>简<葛覃>》,清华大学“简帛讲读班”第12次研讨会论文,2000年10月19日.
  • 9李锐.《<卜子论诗>“怀尔明德”考》,清华大学“简帛讲读班”第13次研讨会,2000年11月11日.
  • 10朱渊清.《上博<诗论>简释商兑》[J].世纪之窗,2000,(5).

共引文献150

同被引文献8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