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黑格尔“伦理地塑造人”的教育观 被引量:1

Hegel’s ethical ideas on edu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黑格尔将教育学视为使人们合乎伦理的一种艺术,并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伦理地塑造人”的教育观。首先,“伦理地塑造人”的教育是除去“自然的质朴性”的教育。黑格尔认为,教育在本质上是伦理性教育,作为人类自我完善的中介,教育超越个体自然本质,促使人从简单的自然欲望向着具有自由精神和普遍伦理精神的存在者发展为目标。其次,“伦理地塑造人”的教育是实现自我解放的教育。黑格尔认为,教育是获得自我解放和自由的基础性环节,通过教育,人能够从消极无我或者恣意妄为的状态中解放出来。教育即是对人进行道德教化,以培养合格公民为旨归,而一个合格公民即是获得自我解放和拥有自由的个体。最后,“伦理地塑造人”的教育是立足于伦理共同体的教育。黑格尔认为,个体的道德实践只能从家庭、民族和国家等诸种共同体的现实伦理精神出发,教育只有立足于并依托于伦理共同体,才能培育健康的人性和优良的品性,才能展开其促进人的公共性普遍伦理精神成长的实践图景。 Hegel distinctly regards education as an art of fostering better personal ethics.Firstly,the principal achievement of upbringing is to overcome natural crudity and to deepen spirit through thought of the universal.Secondly,education means self-liberation.The practical problem of education is to prepare individuals to begood citizens of a good state.Thirdly,public characteristics has in the ethical realm its foundation.Hegel affirms that only in an ethical community like family,nation and state can individuals develop their universalethics.
作者 陈伟宏 CHEN Wei-hong
出处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4期27-33,150,共8页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公民道德建设的濡化机制研究”(20BZX123)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KYCX20_015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3213002102D) 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中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成果之一。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8

  • 1.《孟子》[M].,..
  • 2.《论语》[M].,..
  • 3黑格尔 范扬等译.《法哲学原理》[M].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74、197.
  • 4黑格尔 贺麟 译.《精神现象学》下卷[M].商务印书馆,1996年..
  • 5许慎.《说文解字·人部》
  • 6杨琼.《<荀子·富国篇>注》.
  • 7赵歧.《<孟子·离娄下>注》
  • 8[英]怀特(White,John) 著,李永宏等.再论教育目的[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共引文献97

同被引文献5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