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古希腊到近代,善何以必要构成了道德哲学沉思的主要问题之一。就其内在逻辑而言,“善何以必要”与“存在(人的存在)何以可能”两重提问之间很难截然加以分离;二者的这种相关性,也决定了对前一问题的思考,无法离开伦理学与本体论相统一的视域。人的存在所展示的两重向度(类与个体),同时关联着具体的(真实的)存在何以可能性的问题。通过在类的层面制约生活秩序、社会整合、体制系统,以及在个体之维作用于自我的统一和境界的提升,道德从社会系统中的一个侧面,为走向具体、真实、自由的存在提供了必要的担保,正是在这一过程中,道德同时对“善何以必要”的问题作了历史的解答。
出处
《哲学门》
2000年第1期102-130,共29页
Beida Journal of Philoso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