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我国流动人口健康档案建立现状、差异及原因,为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供政策建议。方法利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用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建档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的城乡、省(自治区、直辖市)间差异。结果2017年流动人口档案整体建档率为33.89%。老年人建档可能性大于青年、中年人,男性建档可能性小于女性(OR=0.866,95%置信区间为0.844~0.888)。受教育程度对建立健康档案有促进作用。办理社会保障卡对建档有促进作用(OR=1.412,95%置信区间为1.371~1.454)。在流入地参加医疗保险能提高建档可能性(OR=1.383,95%置信区间为1.340~1.427)。健康状况较差与建档可能性存在负向关联(OR=0.799,95%置信区间为0.736~0.868)。跨省流动者建立档案的可能性较省内流动者更小(OR=0.913,95%置信区间为0.885~0.942)。毛毛虫图显示,流入不同省(自治区、直辖市)城镇的流动人口,其健康档案建档的可能性有差异:流入东部及少数中西部地区城镇的流动者建档的可能性大于流入该地区农村的流动者;流入大部分中西部地区城镇的流动者建档的可能性小于农村流动者。结论我国流动人口健康档案的建档率亟待提高,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社会保障参保情况、流动范围等会影响建档的可能性。除此之外,流入地城乡类别对流动人口健康档案建档率的影响具有省(自治区、直辖市)间差异。建议考虑区域差异,提高流动人口健康服务的精准性。
出处
《中国卫生资源》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62-466,共5页
Chinese Health Resources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健康档案
影响因素
省际差异
migrant
health record
influencing factor
inter-provincial dif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