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加强师范生科创教育的意义与方法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科技水平和创新素养,因此,加强师范生科创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师范生的科创素养主要包括科创意识、科创兴趣、科创知识、科创能力和科创精神。加强师范生科创教育,要加强研究性学习,推动精深化思考,推进立体化实践,谋求贯通性体悟。
作者
吴振利
崔明石
李晶
机构地区
吉林师范大学
出处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53-55,共3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关键词
科创教育
师范生
师范教育
分类号
G65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2
1
张善超,靳玉乐.
马克辛·格林的“全面觉醒”教育目的观及其启示[J]
.全球教育展望,2021,50(2):14-23.
被引量:10
2
左亚文,吴朝邦.
论“对象化”与人的本质的实现[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5(4):63-69.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张建华,胡鸣铎.
实践活动是对象化和非对象化的双重过程[J]
.河北学刊,1988,8(1):97-100.
被引量:3
2
邹元江.
论非对象化[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0(3):44-53.
被引量:11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3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9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0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
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235-236页.
7
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569页,第569页.
8
骆徽.
萨特的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比较分析[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11-15.
被引量:3
9
玛克辛·格林,张华军(译).
“清醒”和道德地生活[J]
.中国德育,2010,5(1):32-37.
被引量:6
10
李宝庆,李静.
泰德·奥奇的现象学课程理论及其启示[J]
.全球教育展望,2014,43(6):26-36.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13
1
肖凤翔,杨顺光.
从传统文化到现代精神:核心素养的哲学阐释与理论构建[J]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1,4(2):7-18.
被引量:5
2
胡扬洋.
作业如何真正成为育人“关键环节”--从“经验对象化”到题型“活力塔”[J]
.教育科学研究,2022(2):59-66.
被引量:11
3
崔明石,吴振利.
师范专业实施科创教育的策略——以吉林师范大学师范生人才培养为例[J]
.中国高校科技,2022(1):87-91.
被引量:4
4
吴振利.
深化师范生科创教育之“流变”理路[J]
.现代教育管理,2022(7):87-94.
被引量:1
5
景欣越,张文军.
马克辛·格林的教师主体意识观及其启示[J]
.教师教育研究,2022,34(4):20-25.
被引量:5
6
杨磊.
评价变革:“教-学-评一体化”的再阐释[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3(1):3-7.
被引量:10
7
张善超,熊乐天.
“双减”政策执行过程中面临的阻力及消解路径[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25(3):108-115.
被引量:6
8
蔡济众.
新工科背景下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实施科创教育策略[J]
.安徽建筑,2023,30(8):89-90.
9
谢泉峰,刘要悟.
从“关系客体”到“关系主体”:人工智能时代学习者培育困境及其关系重构[J]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3,6(4):38-49.
被引量:1
10
刘春阳.
“非对象化”美感论何以可能?——《艺术审美非对象化思维》评介[J]
.艺术评论,2024(3):149-158.
同被引文献
23
1
周险峰,李丽.
中小学科学教育课程改革的观念性支持[J]
.中国教育学刊,2005(2):15-18.
被引量:6
2
吴振利.
论“人的存在”与教育创新[J]
.大学教育科学,2005(5):15-17.
被引量:1
3
张灵,禹奇才,张俊平.
专业特色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J]
.中国大学教学,2012(9):28-30.
被引量:40
4
黄俊官.
论高师学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J]
.中国成人教育,2013(4):138-140.
被引量:2
5
吴刚.
上海的PISA测试全球第一的奥秘何在——基于中国教育文化传统的视角[J]
.探索与争鸣,2014(1):68-73.
被引量:8
6
王林雪,吴玉贝,郭宝龙.
以探究式教学方法 培养创新型人才[J]
.中国高校科技,2015(12):44-47.
被引量:12
7
师保国,刘霞,余发碧.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创新素养内涵及其落实[J]
.课程.教材.教法,2017,37(2):55-60.
被引量:55
8
王慧,刘永栓,章集香.
学习型组织视角下高校学生组织发展的内驱力研究[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6(2):171-176.
被引量:12
9
王晓民,李妙然.
高校探究式教学过程及运行环境分析[J]
.中国成人教育,2017(11):100-103.
被引量:18
10
董标.
教育哲学学科起源考辨——从低位关注论高位观照[J]
.教育学报,2018,14(3):3-20.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4
1
刁翠翠.
师范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虚拟仿真教学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以辽宁师范大学为例[J]
.美术教育研究,2022(1):158-159.
被引量:3
2
吴振利.
深化师范生科创教育之“流变”理路[J]
.现代教育管理,2022(7):87-94.
被引量:1
3
吴希.
高校探究式教学与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J]
.教育教学论坛,2023(13):123-126.
被引量:2
4
宋乃庆,徐春浪,郑智勇.
科创教育: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的时代路向[J]
.人民教育,2024(1):43-46.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李南.
“互联网+”护理学虚拟仿真教学平台的构建探讨[J]
.中国新通信,2022,24(22):57-59.
被引量:2
2
阎双.
VR/AR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研究[J]
.福建电脑,2023,39(12):85-89.
被引量:2
3
晏莉,陈立军.
新时代高校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的现实样态及培养路径——以历史学专业为例[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1):125-133.
被引量:1
4
王雅琴.
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宁夏行动[J]
.宁夏教育,2024(6):23-26.
5
徐羽,赵丽,高超.
地理师范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J]
.大学教育,2024(14):128-132.
被引量:1
6
吴浩,谭成燕.
科学教育的实践转向和推进路径[J]
.教育视界,2024(22):38-41.
7
李振芳.
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在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美与时代(创意)(上),2024(9):53-56.
8
蔡景贤.
树立科创教育新标杆 点燃科学梦想新火炬——新安中学(集团)科创教育打造创新人才培养新样态[J]
.华夏教师,2024(28):28-30.
9
黄慧,林美珠.
以学生为中心的科创教育支持系统探究——温州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的实践[J]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2024(11):11-15.
10
张应腾,徐晶晶.
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科研育人模式的路径探索[J]
.内江科技,2024,45(12):40-41.
1
王宏林.
高中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
.文理导航,2021(26):97-98.
被引量:2
2
季春阳,王玉晶.
新旧教科书化学实验变化分析——以人教版“元素化合物”知识为例[J]
.化学教学,2021(7):18-22.
被引量:1
3
胡小勇,徐欢云.
技术赋能下,教研形态升级成新趋势[J]
.晨刊,2021(1):61-62.
4
许月良.
让教师培训彰显专业尊严[J]
.湖南教育(D版),2021(6):46-47.
5
罗亚琴.
共同体理论下的幼儿园师德教育[J]
.江西教育,2021(29):11-11.
中国高等教育
2021年 第1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