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概念隐喻视角下《春江花月夜》的意象翻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从概念隐喻的角度出发,以许渊冲翻译的唐朝诗人张若虚的名作《春江花月夜》的英文译本为研究文本,论述概念隐喻的理论对诗歌的美感具有重要作用,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在翻译古诗词时,能更好地表达原诗的意象及所蕴含的情感,可以完美地再现古诗词的意境美。
作者
柳红霞
机构地区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亳州分校
出处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1年第S02期61-63,共3页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Communication
关键词
《春江花月夜》
古诗词意象
概念隐喻
实体隐喻
结构隐喻
空间隐喻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岳好平,廖世军.
论英汉情感隐喻的认知及其翻译[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1):101-103.
被引量:6
2
杨姣,岳好平.
概念合成理论下情感隐喻翻译的解读[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7(7):116-118.
被引量:3
3
吕兆芳,刘军平.
“三美”原则视角下的英译《春江花月夜》[J]
.外国语文,2015,31(4):91-95.
被引量:18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刘宓庆.
翻译美学概述[J]
.外国语,1986,9(2):48-53.
被引量:27
2
束定芳.
隐喻的语用学研究[J]
.外语学刊,1996(2):35-39.
被引量:91
3
程千帆.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被理解和被误解[J]
.文学评论,1982(4):18-26.
被引量:40
4
赵艳芳.
语言的隐喻认知结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评介[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27(3):67-72.
被引量:364
5
汪少华.
合成空间理论对隐喻的阐释力[J]
.外国语,2001,24(3):37-43.
被引量:143
6
周红,文远.
英汉情感隐喻共性分析[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17(3):90-92.
被引量:44
7
周梅芳.
从认知的角度看情感隐喻[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22(3):20-23.
被引量:8
8
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9
Faueonnier, G.Mental Space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 sity Press, 1985.
10
Fauconnier,G. Mark Turner.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s [J].Cognitive Science, 1998(2).
共引文献
23
1
乔小康.
顺应论视域下许渊冲《春江花月夜》英译本研究[J]
.现代英语,2020(8):103-105.
被引量:2
2
牛小艾.
英汉隐喻中的认知缺失分析与翻译[J]
.价值工程,2011,30(34):192-193.
3
杨姣,岳好平.
概念合成理论下情感隐喻翻译的解读[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7(7):116-118.
被引量:3
4
孙伟,杨道庆.
从概念隐喻的视角看情感隐喻的翻译[J]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7,32(2):74-76.
被引量:1
5
郑丽莎,张顺生.
从“三美论”视角看《劳劳亭》的三个英译本[J]
.英语教师,2018,18(24):81-84.
6
张继光.
许渊冲研究现状的可视化分析及其启示[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20,28(1):87-92.
被引量:6
7
符霄婷,祝远德.
概念隐喻视角下情感隐喻认知分析及英译策略研究——以《那坡壮族民歌》为例[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1):140-147.
被引量:1
8
刘滢,刘磊,夏莉.
基于引言空间的国内许渊冲研究可视化分析[J]
.武夷学院学报,2020,39(1):58-63.
9
赵春阳,王胜利.
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视域下《春江花月夜》意象英译比较分析[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1(5):27-29.
被引量:4
10
廖琪.
《红楼梦》中“悲”情感的概念化研究——以金陵判词中“悲”情感隐喻为例[J]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0(2):45-49.
被引量:1
1
陈晓玲.
例谈“读写结合”的任务设计及经验总结[J]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2021(7):24-25.
2
郦波.
“明月诗”里的中国[J]
.学生阅读世界(小学生),2021(12):12-13.
3
熊贤关.
目标导向文本和副文本:《西厢记》三个重译本比较研究[J]
.翻译界,2020(2):7-25.
4
柳红霞.
功能对等视角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研究——以《春江花月夜》为例[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3):77-81.
被引量:2
5
贺一舟.
塞缪尔·贝克特荒诞派戏剧中的概念隐喻研究[J]
.爱情婚姻家庭(下旬),2021(10):0005-0006.
6
姜燕.
许渊冲“中国学派文学翻译理论”的建构与发展研究[J]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31(5):54-58.
7
唐其梅.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困惑与策略[J]
.新教育(海南),2021(16):35-36.
被引量:1
8
于海鹏,程济雯.
文学地理学视野下的广濑淡窗与王维汉诗比较研究[J]
.今古文创,2022(4):47-50.
9
祝子.
孟郊与“春风得意”[J]
.快乐语文,2022(1):26-26.
10
祝一舒.
许渊冲翻译美的创造之路与“三化”论[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21,29(4):82-86.
被引量:14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1年 第S0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