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对分课堂的运筹学教学新模式实践与反思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基于“两性一度”和对分课堂理念,文章探索了运筹学课堂教学设计及改革方法,对比分析了改革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发现对分课堂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仍存在整体成绩提高幅度偏小、课程能力目标与价值目标达成度不高等问题,最后总结与反思了课程改革应注意的事项。
作者
杨瑞娟
机构地区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1年第12期40-42,共3页
University
基金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2021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CDIO模式的交通工程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XJY211010)。
关键词
课堂改革
对分课堂
教学设计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5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5501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吴岩.
建设中国“金课”[J]
.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9.
被引量:2957
2
张学新.
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
.复旦教育论坛,2014,12(5):5-10.
被引量:2512
3
安利,陈菁,赵永梅.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实践[J]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9,41(S01):149-152.
被引量:20
4
薛建平.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综述[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1(12):56-60.
被引量:50
5
曾赟,倪福全,王显维.
四川农业大学《水电站》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534-21535.
被引量:5
6
徐梦洁,张学新.
基于对分课堂的美育教学新模式及其实践[J]
.南京社会科学,2021(8):139-145.
被引量:17
7
张红伟,张怡.
通识教育的反思、借鉴与创新[J]
.中国大学教学,2019,0(10):23-26.
被引量:17
二级参考文献
35
1
杜卫.
美育与创新教育[J]
.教育研究,1999,20(9):20-24.
被引量:15
2
江安凤,吴锵.
讨论式教学及其操作过程[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21(12):14-16.
被引量:50
3
钟志贤.
传统教学设计范型批判[J]
.电化教育研究,2007,28(2):5-10.
被引量:58
4
王金满,付梅臣.
面向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农田水利学”课程体系构建[J]
.中国地质教育,2007,16(3):85-87.
被引量:10
5
崔艾举.
从逃课现象看高校改革的着眼点[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9(9):114-117.
被引量:36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4-08-23].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33/201407/171144.html.
7
张卓玉.教师职业的边界[J].教育家,2014(3):116.
8
MICHELE M. Teaching at Stanford: an introductory handbook [M]. Denver: The center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Stanford University, 2007: 29-32.
9
张学新.用开放式海量高考破解中国教育的根本性困局[EB/OL].[2014-08-23].http://www.paper.edu.cn/releasepaper/contentJ201210-112.html.
10
CROUCH C H, MAZUR E. Peer Instruction: Ten years of experience and results [J].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 2001, 69(9): 970.
共引文献
5501
1
崔发周,张晶晶.
高阶能力导向的职教活动课程开发[J]
.职业技术教育,2021(4):19-24.
被引量:8
2
华蕊,袁庆丹.
“学生主体型”教学改革背景下的对分课堂设计与实践——以《理论力学》课程为例[J]
.职业技术教育,2021,42(2):29-32.
被引量:19
3
石燕波.
混合式教学环境下英语教育专业高年级学生教学能力培养实证研究[J]
.职业技术,2022,21(5):78-83.
4
孟斌,高宏生,郭锦,张国权.
任职教育“金课”建设探析[J]
.职业技术,2022,21(3):26-31.
被引量:3
5
严玲玲,贺佐成.
基于EFQM的“课程教学班”卓越模型构建与探索[J]
.职业技术,2022,21(1):26-31.
被引量:1
6
胡朝阳.
形势与政策“金课”建设纵论[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4(31):86-88.
7
陈香珠.
“思政金课”教学改革实践探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48):38-40.
被引量:1
8
曾世华.
对分课堂在《经济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J]
.中外企业家,2020(11):232-233.
被引量:2
9
王兰,潘娜.
基于“金课”标准的远程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课程改革——以海南广播电视大学为例[J]
.中外企业家,2020(9):215-215.
10
虞晓君,张建芳,周昕.
基于对分课堂模式的大学生专业能力培养[J]
.中外企业家,2020,0(9):171-171.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1
1
张学新.
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
.复旦教育论坛,2014,12(5):5-10.
被引量:2512
2
刘宝,李贞刚,阮伯兴.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大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35(4):157-160.
被引量:107
3
冯瑞玲,董俊,张鸿儒,杨娜,沈宇鹏.
基于BOPPPS和“对分”的混合式课堂实践及成效[J]
.教育教学论坛,2020(3):3-6.
被引量:38
4
梁新元.
提升C语言编程实践能力的对分课堂教学改革探索[J]
.软件导刊,2020,19(2):217-221.
被引量:10
5
程英姿.
试论“对分课堂”教学改革中的观念颠覆[J]
.教育教学论坛,2020(15):149-151.
被引量:13
6
马陆艳,张学新.
对分课堂“独学”环节操作模块研究[J]
.江苏科技信息,2021,38(1):77-80.
被引量:12
7
朱花,刘永吉,梁新元.
“对分课堂”模式在线教学探究[J]
.教育评论,2021(4):139-144.
被引量:6
8
周奇.
基于对分课堂的高校课堂教学改革探微[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8(3):120-124.
被引量:8
9
廖明星,张学新,黄大星.
对分课堂教学的课堂生态释义[J]
.教育观察,2021,10(41):8-11.
被引量:18
10
陈太忠,曹如军.
大学课堂教学评价:学习立场下的检视与反思[J]
.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2021,6(4):52-57.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
1
李继强,陈高产,贾志欣,刘立君.
四元课堂教学模式思考与实践——以《机械制图》为例[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18):173-175.
1
季江华.
有效提问,优化高中美术课堂[J]
.家长,2019,0(24):139-140.
2
李慧英.
品质课堂理念下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
.师道(教研),2021(12):44-45.
3
张明.
高效课堂理念下的教学方法[J]
.小学科学,2021(2):93-93.
4
毛咪.
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生本课堂的构建研究[J]
.科学咨询,2019,0(46):106-107.
5
黄海山.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信息技术微课的设计[J]
.新作文(教研),2019,0(11):0220-0220.
被引量:1
6
乔利娜.
翻转课堂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4):126-127.
7
高雪丽,李伟民,李兰平,郭卫芸.
基于OBE理念的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以食品化学课程为例[J]
.现代食品,2021,6(20):81-83.
被引量:5
8
梁柳.
探究如何在大数据背景下改革中职英语教学模式[J]
.课程教育研究,2021(21):67-68.
9
赵冉冉.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中职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
.新一代(理论版),2020(14):33-33.
10
邵梅玲.
工科环境下《高分子化学》课程体系改革探索[J]
.当代化工研究,2022(1):135-137.
被引量:2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1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