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民族院校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研究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完成“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促进民族团结事业的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动力支持。本文以大连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论》课程为例,对其进行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培育对策,对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和实践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
郑筱珺
蔡叶蓓
机构地区
大连民族大学
出处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第4期129-130,共2页
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基金
大连民族大学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2112026072)。
关键词
民族院校
中华民族共同体
大学生
培育
分类号
D9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4
1
苏德,常永才.
论我国民族院校的独特地位与新使命——以中央民族大学为分析个案[J]
.民族教育研究,2015,26(6):5-11.
被引量:11
2
周俊利.
多元文化视角下铸牢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3(1):17-22.
被引量:3
3
王广利,程欣.
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程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21,29(1):1-4.
被引量:6
4
董玉宽.
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担当与实践路径探析[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1):75-79.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刘文秀,陈绍锋.
浅析当今美国的冷战思维[J]
.现代国际关系,1999(12):9-13.
被引量:8
2
刘昶.人心中的历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50.
3
WiersmaW(袁振国主译).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381-400.
4
张海洋.文化多样性公平传承论纲——寄语人类学民族学第16届世界大会[EB/OL],2008-02-28,中央民族大学,http://blog.sina.corn.cn/s/blog.48c6994f01008rm5.html.
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张玉国译).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14.
6
PhilipGAltbach(蒋凯译).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J].新华文摘,2001,(9).
7
司律,阿布力米提.孜亚吾丁,吴艳华.
维吾尔族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J]
.新疆社科论坛,2011(1):78-81.
被引量:5
8
新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回顾与展望——访中央民族大学哈经雄教授[J]
.教育研究,2001,22(4):59-65.
被引量:14
9
孙桂香,马勇.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现状研究[J]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34(4):121-124.
被引量:6
10
周平.
中华民族:中华现代国家的基石[J]
.政治学研究,2015(4):19-30.
被引量:114
共引文献
22
1
司马俊莲.
新时代民族院校法治人才2.0培养路径研究——以H大学为例[J]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21(2):72-93.
2
李秀云,康丽滢,李俊杰.
地方民族高校发挥文化传承功能的策略[J]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18(6):81-84.
被引量:2
3
哈达.
“一带一路”建设中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探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0(9):28-31.
被引量:1
4
李晓鹏.
民族院校参与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内在机理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2018,31(4):129-131.
5
张锐,任初明,张献.
基于熵权TOPSIS的民族类院校科研发展水平实证研究[J]
.高教论坛,2020,0(2):116-120.
6
陈达云,张鹂.
民族高校本科教学改革:现状、问题及路径——以X民族大学为例[J]
.贵州民族研究,2020,41(6):166-171.
被引量:8
7
吴振财,杨琪.
努力擘画文化润疆的高校社区教育篇章[J]
.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21,12(1):17-20.
被引量:3
8
侯玟冰.
“微时代”民族高校网络道德建设的审视与优化[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39(5):79-82.
9
胡科,李莎.
民族院校本科课程挑战度的现状及其影响研究——基于M民族大学2019年CCSS调查数据的分析[J]
.民族教育研究,2021,32(4):143-151.
被引量:5
10
付明海,李慧芳,拉喜那木吉拉,阿里穆斯,巴根那.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角下的蒙医药发展与人才培养之思考[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6(5):437-442.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6
1
杨胜才.
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民族院校责任[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2016,0(9):10-12.
被引量:7
2
青觉,赵超.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机理、功能与嬗变——一个系统论的分析框架[J]
.民族教育研究,2018,29(4):5-13.
被引量:232
3
苏泽宇.
认同视阈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J]
.学术研究,2020(9):65-70.
被引量:45
4
丹珠昂奔.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构成、内涵特质及铸牢举措[J]
.民族学刊,2021,12(1):1-9.
被引量:62
5
无.
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J]
.中国民族,2021(8):4-7.
被引量:130
6
焦敏.
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与路径选择[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23):91-92.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
2
1
焦堃.
青海高校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23,44(7):159-161.
被引量:1
2
欧融,黄上峰.
新时代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路径选择[J]
.现代商贸工业,2023,44(11):201-203.
二级引证文献
1
1
熊竹.
高校培养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途径[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3,39(12):33-37.
被引量:1
1
郑威.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特质与培育对策[J]
.新一代(理论版),2021(22):169-170.
2
赵英来.
民族院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74-75.
被引量:1
3
张耀月.
延边地区民族院校突发事件类型及对策研究——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J]
.现代商贸工业,2022,43(3):78-80.
4
熊云绯.
通过公共舞蹈课程铸牢民族院校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
.进展,2021(23):20-21.
5
李烨鑫.
湖北民族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摄影作品选登[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2,39(2).
6
姜梦婷.
贵州民族大学:“三个结合”学党史育新人[J]
.当代贵州,2021(51):76-77.
7
罗元,黄超洪,何珂峻.
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J]
.当代体育科技,2022,12(3):87-89.
被引量:1
8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来稿须知与版权声明[J]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6).
9
李娜.
浅谈当代大学生跨文化传播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基于西藏民族大学的调查视角[J]
.新闻传播,2021(18):27-28.
10
丁湘,杨芳.
为民族地区育师的教学实践探索[J]
.中国民族教育,2022(1):53-55.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