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非创伤性修复治疗(ART)技术治疗儿童乳牙龋齿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疼痛程度、充填物脱落情况、满意度的影响,为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0年8月于东莞瑞华口腔医院就诊的63例乳牙龋齿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传统修复组(31例,60颗患牙)、非创伤性修复组(32例,62颗患牙)。传统修复组患儿采取传统修复治疗,非创伤性修复组患儿采取ART技术治疗,两组患儿均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6个月的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后即刻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治疗前、治疗后3 d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治疗后6个月、1年填充物脱落情况,以及治疗后1年家属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非创伤性修复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传统修复组,治疗时间显著短于传统修复组,VAS评分显著低于传统修复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3 d两组患儿龈沟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显著升高,但非创伤性修复组显著低于传统修复组(均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儿填充物完整保留率、部分脱落率及全部脱落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年,非创伤性修复组患儿填充物完整保留率显著高于传统修复组,部分脱落率与全部脱落率均显著低于传统修复组;非创伤性修复组患儿家属对治疗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修复组(均P<0.05)。结论ART技术应用于儿童乳牙龋齿治疗中,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儿疼痛感与炎性损伤程度,防止填充物脱落,且患儿家属满意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