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我国社会救助制度运行中的道德风险及其防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由于社会救助制度的特殊性,道德风险在我国社会救助领域表现得极为明显,主要体现在政府、公职人员和需求主体三个层面,成为影响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健康运行的主要因素。针对这种现状,我们需要对症下药,积极推进制度设计科学化、救助体系协调化、救助主体和救助方式多元化,有效规避道德风险。
作者 张敏
出处 《文教资料》 2022年第1期73-77,共5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二级参考文献55

  • 1蒋吉祥,郑慧.我国养老保险法律体系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J].人大研究,2006(7):43-44. 被引量:1
  • 2杨立雄.贫困理论范式的转向与美国福利制度改革[J].美国研究,2006,20(2):121-136. 被引量:32
  • 3姚晓荣,井文豪.完善社会救助制度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J].社会科学家,2007,22(3):125-127. 被引量:6
  • 4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 5科林·凯莫勒.行为博弈--对策略互动的实验研究[M].贺京同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09.
  • 6乔尔·布利克,戴维·厄恩斯特.协作型竞争:全球市场的战略联营与收购[M].林燕,臧惠娟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1.
  • 7威廉·N.邓恩.公共政策分析导论[M].谢明,伏子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66.
  • 8戴维·伊斯顿 王浦劬译.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 9吴锡泓 金荣枰.政策学的主要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 10高兆明.应当重视“道德风险”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0,(3).

共引文献13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