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美国区域研究的历史经验与发展脉络
被引量:
8
The Development and Lessons of Area Studies in the 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当前的全球学术语境下,一提到所谓“国别区域研究”,通常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美国或美国式的区域研究(area studies)。美国的区域研究不但出现时间最早,成果最为丰硕,其理论方法和研究框架还主导了这一学科世界通行的知识生产范式。
作者
刘超
Liu Chao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文学院暨学衡研究院
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6-61,共6页
Academia Bimestris
关键词
生产范式
学术语境
发展脉络
研究框架
美国式
分类号
D81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D822.371.2 [政治法律—外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5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38
同被引文献
85
1
龚浩群,冯健高.
区域国别研究中的语言能力培养与人类学素养[J]
.亚非研究,2021(1):105-119.
被引量:4
2
李晔梦.
美国区域研究的发展趋势[J]
.史学月刊,2021(5):127-136.
被引量:6
3
赵奎英.
试谈“新文科”的五大理念[J]
.南京社会科学,2021(9):147-155.
被引量:52
4
龙宝新.
中国新文科的时代内涵与建设路向[J]
.南京社会科学,2021(1):135-143.
被引量:172
5
刘鸿武.
中国特色区域国别学的建设目标与推进路径[J]
.大学与学科,2022,3(3):46-63.
被引量:18
6
钱乘旦.
以学科建设为纲 推进我国区域国别研究[J]
.大学与学科,2021(4):82-87.
被引量:63
7
杜雨晴,牛军凯.
去殖民化与区域国别研究的模式转型——以西方越南研究为主线[J]
.东南亚研究,2021(6):1-16.
被引量:5
8
秦亚青,付清.
关系转向与关系主义世界政治理论——基于中西学理对话和比较视角的分析[J]
.国际观察,2023(6):14-34.
被引量:4
9
刘鸿武.
在国际学术平台与思想高地上建构国家话语权--再论建构有特色之“中国非洲学”的特殊时代意义[J]
.西亚非洲,2010(5):17-23.
被引量:18
10
中根千枝,李培茱.
日本文化人类学简况[J]
.世界民族,1979(1):17-22.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8
1
阮倩.
基于学科发展逻辑的新文科建设理念与路径[J]
.学术论坛,2022,45(6):51-62.
被引量:14
2
朱锋.
中国区域国别学:比较、鉴别与创新[J]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2022(6):1-21.
被引量:8
3
张倍瑜.
“全球南方”视角下的东南亚知识生产: 以新加坡史为重点[J]
.南洋问题研究,2022(4):93-104.
被引量:8
4
赵裴,姜锋.
区域国别学的内核与学科边界[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31(3):73-82.
被引量:7
5
郑承军,田蓉.
区域与国别研究的历史溯源与当今启示[J]
.阿拉伯研究论丛,2022(1):3-16.
被引量:5
6
徐薇,赵麒宇.
中国区域国别研究与学科建设的回顾与展望:兼论日本的启示——基于近20年来立项课题与发表论文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J]
.区域国别学刊,2023,7(3):17-40.
7
邓白桦.
从东方学到区域研究——德国区域研究的历史沿革及启示[J]
.德国研究,2023,38(6):4-29.
8
贾文山,刘长宇.
新亚洲学论纲:文明型亚洲研究的构建[J]
.太平洋学报,2024,32(7):1-13.
二级引证文献
38
1
许祥云,胡林燕.
新文科视域下思政课教学改革理路[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4(12):47-49.
2
叶成城.
调查研究与因果解释:区域国别学研究方法刍议[J]
.东北亚论坛,2023,32(4):113-126.
被引量:8
3
王波.
区域国别学框架内的美国学:概念建构及研究路径[J]
.外语研究,2023,40(4):94-98.
被引量:5
4
东波,荆建航,邱心凯.
新文科理念的逻辑旨归:文科专业人才核心能力结构的优化[J]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5(4):19-23.
5
邢明军,柳天恩,李丽洁.
新财经教育改革创新路径研究[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23,23(3):20-24.
被引量:1
6
钱锦宇.
新时代中国特色人权学科方向建设:时代要求、基本原则与路径选择[J]
.人权研究,2023(3):38-50.
被引量:3
7
沈玲.
论新加坡华文文学发展的形变与困境[J]
.八桂侨刊,2023(3):16-22.
被引量:1
8
陈杰,劳凌玲.
中国区域国别学学科构建的理论探索述评——写在区域国别学成为一级学科周年之际[J]
.外语学刊,2023(5):6-15.
被引量:6
9
张晶晶,陶夏.
新文科内涵及其建设路径[J]
.创新与创业教育,2023,14(5):113-119.
被引量:2
10
卢结华.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机遇、挑战与应对[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41(6):16-19.
1
李晔梦.
美国区域研究的发展趋势[J]
.史学月刊,2021(5):127-136.
被引量:6
2
刘悦坦,赵文璇.
沉浸·融合·升华--虚拟现实技术赋能内容生产的路径研究[J]
.新闻战线,2021(24):52-55.
被引量:3
3
冯泰文,张宗珊,绳鸿燕.
动态能力对大规模定制能力的作用机理:双元创新的中介作用[J]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5(1):1-14.
被引量:1
4
王玮棣,周睿.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传统与新变[J]
.国际汉学,2021(1):192-198.
5
程多闻.
区域研究与学科之间的争论与融合[J]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4):111-112.
6
丹·格雷厄姆,朱也(译).
与建筑相关的录像[J]
.当代美术家,2022(1):6-13.
7
乐传永,夏银水,叶孟,王春琳,金祥荣,许日华,钱江波,刘昱,屠春飞,朱一鸿.
“四新”建设:理论探索与实践路径[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44(1):1-21.
被引量:1
8
李星.
教育研究转型背景下从旁观走向介入的现实意蕴[J]
.教育科学探索,2022,40(2):32-38.
9
陆静,王玺,张玮.
智媒时代下区块链技术在行业报的应用与探索--中国中医药报社打造智媒平台路径分析[J]
.传媒,2021(24):36-38.
10
李旭,李辰.
浅谈融合视阈下新闻短视频的内容创作策略[J]
.传媒,2022(4):25-27.
被引量:19
学海
202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