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甘薯软腐病及其防治方法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甘薯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蕴含丰富营养,发展前景广阔。但甘薯软腐病作为贮藏期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了甘薯的贮后品质及价值,不仅限制了甘薯的大规模贮藏也限制了甘薯的工业化生产。本文旨在总结归纳甘薯软腐病的症状、发病条件及防治方法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对减少甘薯贮藏期病害的防治工作起到一定的理论参考作用。
作者
邱博妍
徐飞
孙静
韩忠才
王中原
机构地区
吉林省蔬菜花卉科学研究院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22年第11期91-94,共4页
Agriculture and Technology
基金
吉林省财政专项“甘薯育种方法的研究”(项目编号:202209)。
关键词
甘薯
软腐病
防治方法
展望
分类号
S435.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2
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759
同被引文献
4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26
1
董顺旭,李爱贤,侯夫云,张海燕,汪宝卿,解备涛,王庆美.
北方甘薯安全贮藏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
.山东农业科学,2013,45(12):123-125.
被引量:13
2
王欣,李强,曹清河,马代夫.
中国甘薯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J]
.中国农业科学,2021,54(3):483-492.
被引量:221
3
李强,马代夫,李洪民,李秀英,谢逸萍,马飞.
甘薯DUS测试标准制定及新品种保护[J]
.杂粮作物,2005,25(1):24-26.
被引量:25
4
马代夫,李强,曹清河,钮福祥,谢逸萍,唐君,李洪民.
中国甘薯产业及产业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
.江苏农业学报,2012,28(5):969-973.
被引量:432
5
游春平,陈炳旭.
我国甘薯病害种类及防治对策[J]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8):115-119.
被引量:29
6
李启辉.
甘薯安全贮藏的影响因素及调控技术研究[J]
.农业科技与装备,2021(5):71-72.
被引量:2
7
王亮,闫根柱,赵迎丽,王春生.
甘薯贮藏期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J]
.中国果菜,2009,29(8).
被引量:6
8
张晓申,王慧瑜,李晓青.
甘薯的收获和安全贮藏技术[J]
.陕西农业科学,2009,55(6):236-239.
被引量:10
9
吕晓龙,孙洁,王希卓,王彩霞,周新群,陈琳.
甘薯愈伤组织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湖北农业科学,2019,58(20):14-20.
被引量:7
10
刘锦,张洪翠,程圣,何欣遥,张敏.
生姜提取液对常温物流甘薯软腐病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20,46(12):57-65.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212
1
何振明,许永锋,高宜明,王泽浩.
日光温室茄子灰霉病防治药剂筛选[J]
.中国植保导刊,2019,0(12):79-80.
被引量:5
2
项超,沈升法,季志仙,李兵,吴列洪.
浙薯系列鲜食及食品加工型甘薯品种系谱和品质性状分析[J]
.核农学报,2020,34(1):36-44.
被引量:20
3
李立煌.
甘薯羽状斑驳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J]
.福建农业,2003(11):21-21.
被引量:1
4
王亮,闫根柱,赵迎丽,王春生.
甘薯贮藏期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J]
.中国果菜,2009,29(8).
被引量:6
5
王炜,李鹏霞,李建军,黄开红.
两种甘薯在中后期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3):136-139.
被引量:15
6
周佳明,朱实祥.
甘薯黑斑病抗性鉴定方法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04,17(6):797-799.
被引量:12
7
张雄坚,房伯平,陈景益,安康,黄宏城,冯祖虾.
广东甘薯国际合作研究概述[J]
.广东农业科学,2004,31(B12):10-12.
被引量:6
8
李瑞孔.
甘薯贮藏坏烂的原因与安全贮藏管理措施[J]
.中国农学通报,1994,10(6):39-39.
被引量:1
9
蔡复礼.
果糖的应用特性及其分离[J]
.食品工业科技,1996,17(2):38-40.
被引量:4
10
董加宝,张长贵,王祯旭.
甘薯在食品工业中的开发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06,12(3):31-34.
被引量:18
共引文献
759
1
郭德章.
优质紫肉甘薯新品种‘榕紫薯5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中国农学通报,2020,0(8):32-37.
被引量:5
2
谭文芳,李露森,杨晓林,杨松涛,陈丽萍,龙行春,李艳,陈智,罗春明,董钰玲,张顺银,王正兴.
遂宁红薯青峰村亚热带丘陵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案例研究[J]
.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2022,6(2):169-179.
被引量:1
3
张斌.
常见甘薯病害的发生与防治[J]
.农业灾害研究,2020(3):176-178.
被引量:1
4
李涛,魏训成,姜伟,李娜,张华,周进.
甘薯秧蔓收获特性试验装置研究[J]
.农业机械学报,2022,53(S01):166-175.
被引量:1
5
武广伟,安晓飞,颜丙新,李立伟,何宇凡,孟志军.
基于预处理苗带甘薯裸苗自动移栽机设计与试验[J]
.农业机械学报,2022,53(S01):99-109.
被引量:9
6
陶若芙,倪日群,黄宗贵,金欢淳,刘坤,林海裕,张涛.
泰顺县新垦造耕地甘薯高产高效种植模式调查[J]
.基层农技推广,2024(5):89-92.
7
潘涛,孔祥亮,王祥会.
邹城市甘薯产业发展的探究与思考[J]
.基层农技推广,2022(12):62-64.
8
项超,沈升法,季志仙,李兵,吴列洪.
浙薯系列鲜食及食品加工型甘薯品种系谱和品质性状分析[J]
.核农学报,2020,34(1):36-44.
被引量:20
9
宿秀丽,冯鹏,温海霞,王文建,朱杰,谭顺林,张杰.
甘薯品种的引进及筛选试验[J]
.湖北农业科学,2020(S01):286-289.
被引量:3
10
胡金钊,张文毅,严伟,纪要,胡敏娟,李坤.
甘薯双垄垄芯弧形精准施肥施药机设计与试验研究[J]
.中国农机化学报,2019,40(12):59-64.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45
1
Thomas Vogt.
Phenylpropanoid Biosynthesis[J]
.Molecular Plant,2010,3(1):2-20.
被引量:182
2
贾赵东,郭小丁,尹晴红,嵇小琴,谢一芝.
甘薯黑斑病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江苏农业科学,2011,39(1):144-147.
被引量:56
3
吴朝霞,季宏波,徐冰,程顺昌.
辽南地区三种主栽甘薯品种的耐贮性及愈伤处理对贮存品质影响的初步研究[J]
.食品工业,2011,32(6):70-72.
被引量:8
4
安艳秋,蔺瑞明,冯晶,王凤涛,徐世昌,许玉凤.
小麦热激蛋白基因TaHSP70克隆及其在植物防卫和抗逆反应中的表达分析[J]
.分子植物育种,2011,9(4):402-409.
被引量:22
5
石小琼,林标声,杨永林,熊建生.
甘薯气调保鲜最佳贮藏条件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3,34(15):92-96.
被引量:15
6
张有林,张润光,王鑫腾.
甘薯采后生理、主要病害及贮藏技术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14,47(3):553-563.
被引量:51
7
姜妍,王绍东,李远明,刘伟,王浩,于佳.
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抗性应用[J]
.作物杂志,2014(4):22-27.
被引量:8
8
杨冬静,徐振,赵永强,张成玲,孙厚俊,谢逸萍.
甘薯软腐病抗性鉴定方法研究及其对甘薯种质资源抗性评价[J]
.华北农学报,2014,29(B12):54-56.
被引量:13
9
江凯,段灿星,武小菲,杨知还,王晓鸣.
多堆柄锈菌侵染玉米的细胞学及超微结构特征[J]
.植物保护学报,2015,42(6):877-883.
被引量:8
10
覃柳燕,郭成林,黄素梅,李朝生,韦莉萍,韦绍龙,田丹丹,周维.
棘孢木霉菌株PZ6对香蕉促生效应及枯萎病室内防效的影响[J]
.南方农业学报,2017,48(2):277-283.
被引量:33
引证文献
2
1
何雪莲,郑鄢燕,韩丽春,王红伟,王利红,左进华.
甘薯采后贮藏保鲜研究进展[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3,14(18):222-230.
被引量:4
2
安艳波,张良,刘鹏慧,马文清,陆国权,崔鹏.
软腐病菌胁迫下甘薯生理生化响应及转录组分析[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4,29(9):51-63.
二级引证文献
4
1
张毅,庞林江,岳瑞雪,张文婷,马晨,邓少颖,于涛,孙健.
不同贮藏温度对冷凉地区甘薯块根品质的影响[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3,14(22):172-180.
被引量:1
2
穆晶晶,周翔,母浩圆,章敖波,岳瑞雪.
甘薯杂粮粉品质特征与主要理化性质的Mantel test分析[J]
.粮食与油脂,2024,37(9):31-34.
被引量:2
3
安艳波,张良,刘鹏慧,马文清,陆国权,崔鹏.
软腐病菌胁迫下甘薯生理生化响应及转录组分析[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4,29(9):51-63.
4
李妍婷,张荣,姚研强,唐朝臣,韩金玲,王章英.
六个不同品种鲜食甘薯贮藏品质变化[J]
.广东农业科学,2024,51(8):80-91.
1
韩瑞华,王淑枝,王利霞,张自启,刘顺通,王小梅,段爱菊.
41.7%氟吡菌酰胺SC对甘薯3种病害的防治效果[J]
.农药,2021,60(7):533-536.
被引量:8
2
张思梦,倪文荣,吕尊富,林燕,林力卓,钟子毓,崔鹏,陆国权.
影响甘薯收获期软腐病发生的指标筛选[J]
.作物学报,2021,47(8):1450-1459.
被引量:5
3
陈匡稷,宋建忠,林力卓,崔鹏,吕尊富,潘牧,陆国权.
施钾对甘薯贮藏期腐烂率及碳水化合物变化的影响[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2,27(6):100-109.
被引量:1
4
杨冬静,孙厚俊,张成玲,马居奎,唐伟,陈晶伟,谢逸萍.
施用杀菌剂后贮藏期甘薯的食用安全性分析[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9(4):34-36.
5
赵昱榕,谢学文,许帅,谢华,石延霞,柴阿丽,李磊,李宝聚.
皮尔瑞俄类芽胞杆菌ZF390对黄瓜细菌性软腐病的防治效果[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38(2):476-486.
被引量:4
6
廖龙.
水稻纹枯病与稻瘟病的发生及防治[J]
.农村新技术,2022(5):22-23.
7
蔚静.
露地大白菜种植技术[J]
.现代农村科技,2022(6):35-36.
被引量:2
8
王伟,刘丹丹,李志朋.
老年心脏术后谵妄的研究进展[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18(S01):271-273.
被引量:1
9
万紫锦.
淡水养殖鱼类常见疾病及治疗方法[J]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2022(6):60-62.
10
王帆帆,唐涛,毛婷,段媛媛,郭晓亮,方国斌,匡辉,孙光忠,游景茂.
湖北省半夏软腐病病原菌鉴定、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22,47(4):889-896.
被引量:9
农业与技术
2022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