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不同耕作方式对绿洲区农田土壤团聚体中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

Effects of different cultivation methods on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and nitrogen contents in soil aggregates in Oasis ar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为了更好地研究不同耕作方式下绿洲区农田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含量之间的关系,选择4种耕作方式(免耕、少耕、深松、秋翻),对不同土层(0~20、20~40 cm)的土壤进行样品采集和分析,研究各粒级(粒径>2.00 mm、>1.00~2.00 mm、0.25~1.00 mm、<0.25 mm)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4种耕作方式下,在0~20 cm土层4种粒级的土壤团聚体中,粒径>2.00 mm的土壤团聚体的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含量最高,免耕、少耕、秋翻处理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最高。对同一粒级的土壤团聚体而言,0~20 cm土层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含量高于20~40 cm土层。随团聚体粒级变小,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含量逐渐降低;在秋翻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含量均最高,说明对该地区土壤翻动处理,可改善土壤微环境、增强土壤肥力,可作为改善绿洲区农田土壤的合理措施。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46-251,共6页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金 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编号:lzujbky-2021-kb12) 甘肃省级引导科技创新发展专项(编号:2019ZX-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867013,31560170)。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二级参考文献281

共引文献642

同被引文献222

引证文献8

二级引证文献2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