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宗教题材探讨泥塑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泥塑以黏土为原料,通过手工方法捏制成形,或为素色,或施以彩绘,造型以人物、动物、器皿居多,兼有其他品类,深受我国民俗文化的长期影响与浸染,得以久传不绝。笔者长年从事泥塑创作,以传统题材为主,作品多陈列于寺庙、道观等宗教场所,故而拟在本文中从宗教题材角度来探讨泥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作者
林成杰
机构地区
福建省福源菩提建筑有限公司
出处
《东方收藏》
2022年第8期75-77,共3页
Oriental Collection
关键词
泥塑技艺
宗教题材
传承发展
分类号
J31 [艺术—美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4
1
张旭.
传统泥塑艺术与民俗关系之考探[J]
.大舞台,2013(7):232-233.
被引量:1
2
林继富.
从泥土到艺术——泥塑的文化属性及其审美特征探析[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2):17-21.
被引量:10
3
孙元国.
中国泥塑艺术起源与发展综述[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5-86.
被引量:10
4
寿利剑.
浅析泥塑佛像的传承与发展[J]
.神州,2018,0(36):46-46.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
1
魏承思.
论中国佛教艺术和审美[J]
.佛教文化,1990,0(2):64-76.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17
1
滕建志.
中国城市的民俗雕塑[J]
.大舞台,2013(8):229-230.
被引量:2
2
孙浩章,吉晓民,王丰.
试论偶型艺术的文化意涵与文化创造[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3(4):166-171.
3
何思妍,张磊.
陕西凤翔泥塑的文化内涵分析[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30(1):86-89.
被引量:3
4
张艳奎.
新时期玉田泥塑的保护与传承路径分析[J]
.传承,2015(12):134-135.
被引量:1
5
翟翌辉.
淮滨泥彩塑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J]
.设计,2016,29(3):28-29.
被引量:6
6
王拥军.
传承泥塑艺术,弘扬民俗文化[J]
.神州,2018,0(34):30-30.
7
蔡国平.
蔡氏泥塑,指尖上的艺术人生[J]
.神州,2018,0(7):45-45.
8
臧小鹿.
苏州虎丘泥人艺术特征研究[J]
.艺术科技,2017,30(1):264-265.
被引量:2
9
张新科.
元艺术与后现代主义[J]
.艺术评论,2020(3):34-42.
被引量:4
10
盛浩,满志勇,李源钊,黄得志,张凤,张亮.
艺术土球:一种土壤学教育的新教具[J]
.教育教学论坛,2020(15):246-248.
同被引文献
1
1
厉群,厉笑余.
浅谈泥塑人物的传统技法与工艺分析[J]
.中国民族博览,2019,0(11):10-11.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翁建伟.
浅谈人物泥塑的艺术传承[J]
.天工,2023(6):58-6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李喜洋,刘公铄.
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山战鼓传承及发展研究[J]
.大观(论坛),2024(2):117-119.
1
谭坤,刘正宏,唐芸莉.
面向移动端的传统泥塑数字化应用策略研究[J]
.新丝路,2022(4):235-237.
2
艾米杰.
用泥塑唤醒关中民俗文化记忆——访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苗春生[J]
.西部大开发,2021(8):152-153.
3
秦清平.
临县传统彩塑艺术现状调研与传承保护思考[J]
.雕塑,2021(3):82-83.
4
越檀(文/图).
北京永安万寿塔砖雕、泥塑作品[J]
.工会信息,2020(16):48-48.
5
彭艺.
民间泥塑艺术在高校学前专业美术课程中的应用[J]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2,42(6):66-68.
被引量:1
6
姜雅静.
浅谈巧用绘本开展中班泥塑活动的实践研究[J]
.读好书,2022(10):175-177.
7
程国亮,周宇峰.
明代版画所展现的宗教文化[J]
.中国宗教,2022(8):74-76.
8
无.
李长青《川西民俗:打围鼓》[J]
.现代艺术,2021(5):117-117.
9
王伟.
高标《大阿福》简析[J]
.中国美术馆,2019(4):127-128.
10
吴红星.
论紫砂雕塑《高瞻远瞩》的艺术审美和美好寓意[J]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56(3):154-154.
东方收藏
2022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