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问难与辩释:明末佛耶“虚实”之辩——以《天主实义》与《原道辟邪说》为中心

Questioning and Debating:The Argument between Buddhism and Christianity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Centered onThe True Meaning Of The Lord of Heaven and Original Way to Ward off Evil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明末的佛耶对话,耶教以《天主实义》等展开问难,佛教以费隐通容禅师编纂的护教文集为回应。《天主实义》对佛教“空”义的批判,脱离了中国学统语境,逻辑思辨未脱离士林哲学框架,用心方式是“专用心意识”。明末禅宗以般若为宗、以圆融儒道为回应,指出佛教之“空”,并非概念分别意义上“实有的无”,而是由般若显发法界的胜义境界。大乘佛法“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守护的不仅是明末禅宗的道统,更是中华文明的心性之道。
作者 郑利锋 Zheng Lifeng
出处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9-225,共7页 Religious Studies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37

  • 1宝成关.中西文化的第一次激烈冲突——明季《南京教案》文化背景剖析[J].史学集刊,1993(4):57-63. 被引量:5
  • 2曾德昭.《大中国志》[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60页.
  • 3徐宗泽《中国天主教传教史概论》,第279-280页,上海圣教杂志社,1938年版.
  • 4《大中国志》,第190页。
  • 5黄贞.《请颜壮其先生辟天主教书》,载夏瑰琦编.《圣朝破邪集》卷三(香港:建道神学院,1996年),页150-151.
  • 6张维华.《南京教案始末》[J].齐鲁大学齐大月刊,1930,.
  • 7张维华.《南京教案始末》.收入《中国近代史论丛》.第1辑.第2册.台北.正中书局,1956.
  • 8王治心.《中国基督教史纲》.上海青年协会书局.1940.第九章“南京教难的始末”.
  • 9万明.《晚明南京教案新探》.载王春瑜主编.《明史论丛》.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 10邓恩.《从利玛窦到汤若望-晚明的耶舞会传教士》,第115页,余三乐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共引文献1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