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后真相”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价值引导力的提升策略 被引量:7

A Strategy to Improve the Value Guiding Power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Post-Truth” Network Environment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日臻复杂的网络环境中,算法推荐技术助推情绪准确感知,微叙事方式助推情感快速表达,网络圈群文化助推构筑共同情感依归,从而促使网络空间的“后真相”现象日益凸显。网络空间是当代大学生生活的主要场域之一,“后真相”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带来一定影响和新的挑战,是进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高度重视的新课题。真假互掺的舆论内容容易导致大学生价值误判,盲目的感性偏好容易导致大学生思维固化,非理性的情感共鸣容易导致大学生的心态失衡。“后真相”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价值引导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技术支撑力、教育供给力、舆论把控力和文化影响力等方面协同发力,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价值引导力。
作者 王星 Wang Xing
出处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9-154,共6页 Leading Journal of Ideological & Theoretical Education
基金 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智能互联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研究”(2019w10) 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校内青年基金项目“习近平互联网观视域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30021862)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23

  • 1王晓升.道德相对主义的方法论基础批判——兼谈普遍伦理的可能性[J].哲学研究,2001(2):25-31. 被引量:23
  • 2[英]哈维:《后现代状况-对文化变迁缘起的研究》,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301页.
  • 3维基百科网页http://en.wikipedla.org/wiki/Microculture.
  • 4[德]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 5[德]韦伯:《宗教与世界》,康乐、简惠美译,台北: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89年.
  • 6[德]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李双志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 7[美]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 8[美]利奥塔:《后现代状态》,车槿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 9[英]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 10[美]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范静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共引文献281

同被引文献60

引证文献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