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冷媒介视角下慢直播的发展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通过回顾慢直播的历史演变并结合当下用户需求的现实背景,从慢直播高参与度、低清晰度的冷媒介属性角度剖析当前慢直播崛起原因。根据慢直播陪伴性的特点以及信息觅食理论对慢直播的发展进行探索,认为陪伴感、用户的信任和兴趣是未来慢直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提出慢直播在未来发展中利用直播场景激发用户群体认同,通过技术赋能慢直播陪伴式社交;以兴趣为纽带营造共同语义空间,基于用户画像设置直播议题;以信任为基础增强传播内容感染力,商业模式创新促进慢直播生态良性发展。
出处 《新媒体研究》 2022年第22期87-90,102,共5页 New Media Research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71

  • 1喻国明,曲慧,方可人.重新理解媒介:以受众“媒介观”为中心的范式转换[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111-119. 被引量:16
  • 2王铭铭.《安东尼·吉登斯现代社会论丛译序》,见《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9页.
  • 3[美]埃弗雷特·M.罗杰斯(Everett Mrogers).《创新的扩散》,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 4[美]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Maxwell McCombs)《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Setting the Agenda:The, mass media and public opinion),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 5[美]斯蒂芬·李特约翰,凯伦·福斯.《人类传播理论(第九版)》(Theories of Human Communication),清华火学出版社,2009年版.
  • 6[美]罗伯特·w.切斯尼.《传播革命》上海译文出版社,200年版.
  • 7[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 8[美]希伦·A.洛厄早,梅尔文·L 德弗勒,刘海龙等译.《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 9[美]Werner J·Severin/JamesW·Tank-ard·J.《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五版)》(Theories of Human Communication),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189-211页.
  • 10[美]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Maxwell McCombs).《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Setting the Agenda:Then mass and public opinion),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序言第2页.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