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析企业绿色营销与污染行为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研究通过计算机文本挖掘的方法,以《中国环境报》中进行绿色虚假宣传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经研究发现,由于企业的污染行为,企业的负面形象冲淡了前期的正面宣传;报道中暗含三种解决方案,其中政府都是解决问题的首要主体;“经济与环保并行”与“环保优先”成为不同时期的主流环保观念。
作者
贺一
潘衡
陈雨彤
机构地区
重庆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出处
《全媒体探索》
2023年第3期85-86,共2页
All-media Explorations
关键词
绿色主张与污染行为
中国环境报
文本挖掘
分类号
F274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X3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7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7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黄玉波,雷月秋.
企业漂绿行为的类型与识别——一项针对受众的扎根理论研究[J]
.国际新闻界,2021,43(2):98-117.
被引量:25
2
包智明,陈占江.
中国经验的环境之维:向度及其限度——对中国环境社会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社会学研究,2011(6):196-210.
被引量:52
二级参考文献
47
1
王跃生.
家庭责任制、农户行为与农业中的环境生态问题[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6(3):43-50.
被引量:44
2
麻国庆.
环境研究的社会文化观[J]
.社会学研究,1993(5):44-49.
被引量:21
3
吕涛.
环境社会学研究综述——对环境社会学学科定位问题的讨论[J]
.社会学研究,2004(4):8-17.
被引量:29
4
麻国庆.
"公"的水与"私"的水——游牧和传统农耕蒙古族"水"的利用与地域社会[J]
.开放时代,2005(1):83-94.
被引量:32
5
徐建平,张厚粲.
质性研究中编码者信度的多种方法考察[J]
.心理科学,2005,28(6):1430-1432.
被引量:123
6
张玉林.
政经一体化开发机制与中国农村的环境冲突[J]
.探索与争鸣,2006(5):26-28.
被引量:147
7
冯仕政.
沉默的大多数:差序格局与环境抗争[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21(1):122-132.
被引量:157
8
胡荣.
影响城镇居民环境意识的因素分析[J]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48-53.
被引量:17
9
龚文娟,雷俊.
中国城市居民环境关心及环境友好行为的性别差异[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5(3):340-345.
被引量:29
10
荀丽丽,包智明.
政府动员型环境政策及其地方实践——关于内蒙古S旗生态移民的社会学分析[J]
.中国社会科学,2007(5):114-128.
被引量:207
共引文献
75
1
杜永欣.
认知错位与信任回归:“漂绿”传播的受众认知研究[J]
.传媒论坛,2023,6(2):40-43.
2
陈涛,崔凤.
中国环境社会学的学科发展与研究特色[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2):115-127.
被引量:4
3
陈占江,包智明.
制度变迁、利益分化与农民环境抗争——以湖南省X市Z地区为个案[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0(4):50-61.
被引量:24
4
包智明.
社会学视野中的生态文明建设[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4,35(1):1-5.
被引量:16
5
郑进,汪文畅,雷鸣.
“找法”与“无法”:农村环境治理中的秩序困境——以湘江流域港村的环境问题为例[J]
.荆楚学刊,2014,15(1):43-47.
6
邓蕾.
大学生的生态科技观及对其环保意识的影响——来自上海市的调查[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30(3):6-10.
被引量:2
7
周锦琳.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抗争[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4,36(3):355-361.
被引量:1
8
邓蕾,黄洪基.
城市青少年的生态科技观:现状及影响因素--基于上海市的调查[J]
.中国青年研究,2014(8):46-51.
9
焦开山.
社会经济地位、环境意识与环境保护行为——一项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4,35(6):138-144.
被引量:22
10
邓蕾.
都市青少年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研究[J]
.青年探索,2015(1):100-104.
被引量:4
1
谢佳沥.
重大主题报道如何做到与时代同频共振——《中国环境报》“双碳行动”重大主题报道启示[J]
.中国记者,2023(2):113-115.
被引量:1
2
韩雷.
领导干部塑造正面形象的六种方式[J]
.秘书之友,2022(3):20-22.
3
萨基,杨珊珊(译).
黄昏[J]
.中国校园文学,2022(14):97-100.
4
王义刘,陈奕,戴心怡.
场景传播视角下的非遗传承与创新——以“夜上黄鹤楼”为例[J]
.传媒论坛,2023,6(2):76-79.
被引量:1
5
门立功.
清远冲淡 神韵天然[J]
.中华诗词,2022(12):73-76.
6
谢永飞.
民间影像构建与传播海南区域形象的优势、瓶颈及对策[J]
.科技传播,2023,15(4):79-82.
7
李会芹.
埃斯库罗斯作品中的“蛇”意象解读[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6):164-166.
8
刘晓红,周艳.
互联网时代高师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实践研究[J]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2023(4):131-134.
9
章梅芳,姜心玉.
民国时期大众报刊中的女打字员形象阐释[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9(3):353-361.
被引量:2
10
二中(整理编译).
纽约史上雾气最重的一天[J]
.上海安全生产,2023(3):55-55.
全媒体探索
202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