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入路内固定术对踝关节后pilon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21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76例踝关节后pilon骨折患者,根据不同入路内固定术可分为A组38例(采用后内侧入路内固定术)和B组38例(采用前外侧入路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及并发症、血清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BGP)、骨型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ropeptide of type Ⅰ procollagen,PⅠNP)。采用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评估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采用36条目简明健康量表(SF-3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1个月,两组BGP、BALP及PⅠNP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BGP、BALP及PⅠNP水平均高于B组(P<0.05)。两组术后1年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升高,A组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相较于前外侧入路,采用后内侧入路内固定术对后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更显著,调节骨代谢指标水平,改善踝关节功能,提升生活质量。
出处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12期1470-1473,共4页
Chinese Journal For Clinicians
基金
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20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