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比研究教学医院与非教学医院护士的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抽样、自制问卷调查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重庆市三所集临床-教学-科研一体化的三级甲等医院(教学组)与四所非教学医院(非教学组)从事临床一线的各11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调查与评定护士的职业倦怠现状,调查护士的一般资料并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教学组的职业倦怠情绪耗竭、个人成就感降低、去人格化、总分等都高于非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组护士的职业倦怠发生率为40.9%,非教学组为17.3%,教学组护士的职业倦怠发生率显著高于非教学组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220名护士中,Spearman分析显示护士的职业倦怠与每日工作时间、婚姻状况、职称、工作年限等显著正相关(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每日工作时间(OR:3.285;95%CI:2.228~5.696)、婚姻状况(OR:2.673;95%CI:1.615~7.779)、职称(OR:2.448;95%CI:1.644~5.873)、工作年限(OR:3.186;95%CI:1.437~6.117)为导致护士职业倦怠发生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相对于非教学医院,教学医院的护士职业倦怠发生率比较高,多伴有情绪耗竭、个人成就感降低、去人格化等状态,每日工作时间、婚姻状况、职称、工作年限为导致护士职业倦怠发生的主要因素。
出处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4期86-88,92,共4页
CHINESE HEALTH CARE
基金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科研究基金项目(HLJJ20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