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三方出自《伤寒论》,为治疗风寒湿兼阳虚痹证的代表方,均有温阳散寒功效,但主治功效及用法上又有不同:桂枝附子汤与白术附子汤主治寒湿阻滞肌肉,其中桂枝附子汤偏于散寒,主治身体疼烦,重用桂枝以通阳行气;白术附子汤偏于除湿,主治身体烦痛且重,重用白术以燥湿运脾;甘草附子汤桂枝、白术同用,兼顾表里阳虚、寒湿俱盛,主治骨节疼痛,不能屈伸。三方均有附子,起到温肾祛寒、回阳救逆之功,但甘草附子汤中附子用量较另两方少,取缓而行之、徐徐救解之意。《伤寒论》风湿三方对后世医家治疗痹证有着深远影响,为现代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等风湿痹痛提供了宝贵参考。
作者
杨宁
刘增巍
YANG Ning;LIU Zengwei
出处
《江苏中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51-53,共3页
Jiangsu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金
第四批江苏省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苏中医科教[2022]1号)
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