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当归芍药散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炎症反应、神经凋亡、Aβ转运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Study of Danggui Shaoyao Powder on Inflammatory Response,Neuronal Apoptosis,and Aβ Transport Related Cytokines in Vascular Dementia Model Ra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对血管性痴呆(VaD)模型大鼠海马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基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以及凋亡因子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兔抗人单克隆抗体(Bax)和Aβ转运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RP1)、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探索其治疗VaD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采用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建立血管性痴呆模型(VaD),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尼莫地平,每日灌胃给药量1.68g/kg)与当归芍药散低、高剂量组(每日灌胃给药量分别为1.8、7.2g/kg),每组12只。另取12只大鼠为假手术组,仅暴露、分离双侧颈总动脉,不做结扎。造模完成1周后,各给药组大鼠分别灌胃给予相应药物,假手术组、模型组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各组均每日灌胃1次,连续4周。末次灌胃后次日,每组随机取8只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试验评价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水迷宫试验完成后次日,每组再次随机取8只大鼠,麻醉,腹主动脉处取血,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TNF-α、NF-κB含量;处死大鼠,取脑部海马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Bcl-2、Bax蛋白表达并计算Bcl-2/Bax值,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LRP1、RAGEm RNA表达。结果:Morris水迷宫试验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4d内逃避潜伏期均显著长于假手术组(P<0.01),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少于假手术组(P<0.01);各给药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均显著短于模型组(P<0.01),穿越平台的次数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P<0.01);当归芍药散高剂量组大鼠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P<0.05,P<0.01)。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CA1区细胞数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减少,排列稀疏,细胞肿胀,结构不齐,胞核变小、固缩、凋亡,细胞膜、核膜界限不清;各给药组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病变减轻,细胞数量较模型组增加,排列相对齐整,形态基本正常,以当归芍药散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改善尤为显著。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NF-κB含量,海马组织Bcl-2蛋白表达水平、Bcl-2/Bax值、RAGEm 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海马组织Bax蛋白表达水平、LRP1m 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各给药组大鼠血清TNF-α、NF-κB含量,海马组织Bcl-2蛋白表达水平、Bcl-2/Bax值、RAGEm 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海马组织Bax蛋白表达水平、LRP1m 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当归芍药散高剂量组血清、海马组织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P<0.05,P<0.01)。结论:当归芍药散可改善Va D模型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减轻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病变,其可能通过调节TNF-α/NF-κB信号通路,调控大鼠海马组织Bax、Bcl-2蛋白和LRP1、RAGE基因表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神经元凋亡,减少Aβ沉积,以保护脑组织,增加血流灌注,改善Va D症状。
作者 曲美洁 唐咏春 臧运华 于淼 王潇慧 周喜燕 QU Meijie;TANG Yongchun;ZANG Yunhua;YU Miao;WANG Xiaohui;ZHOU Xiyan
出处 《江苏中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71-76,共6页 Jiangsu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金 2021年度山东省中医药科技项目(2021M112)。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二级参考文献126

共引文献164

同被引文献20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