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意识形态的询唤:数字游戏与美国的战争宣传 被引量: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信息资本主义社会,数字游戏在为玩家提供娱乐的同时,也成为再现战争意识形态并服务于美国战争宣传的国家机器。通过对美国游戏《使命召唤:现代战争》的分析研究发现:数字游戏通过制造“失真的镜像”和“体验的政治”,使自身具备了作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象征前提和实践基础。在意识形态运作层面,数字游戏通过意识形态仪式对玩家的指认、命名和阉割,以及游戏幻象结构对玩家欲望和快感的操作,将玩家询唤为与意识形态相称的主体,从而为美国战争意识形态的扩张及其对玩家的支配赋予合法性。
作者 杨家明
出处 《对外传播》 CSSCI 2024年第3期77-80,共4页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20

  • 1金天栋,任晓.“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传播的“共通的意义空间”研究[J].社会科学,2021(2):32-46. 被引量:32
  • 2关世杰.对外传播中的共享性中华核心价值观[J].学术前沿,2012(15):66-77. 被引量:30
  • 3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71页.
  • 4Jacques Lacan, The Logic of Fantasy, 1966 - 1967, 1966年11月16日.
  • 5拉康.《拉康选集》[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176页.
  • 6波微.《拉康》[M].昆仑出版社,1999年.第92页.
  • 7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三联书店,1987年.第421-422、422页.
  • 8A Kojeve, Introduction to the Reading of Hegel, trans. James H Nichols Jr, New York and London: Basic Books,1969,p. 140.
  • 9杰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23页.
  • 10阿尔都塞.《列宁与哲学》[M].远流出版公司(台湾),1990年版.第214、226页.

同被引文献7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