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脾胃虚则九窍不通”理论源于李东垣《脾胃论》。脑属“九窍”,脑为有形官窍,主头面五官;脑为无形神窍,主宰精神、思维、意识。脾胃乃后天之本,化生气血津液,滋养元气之根,主运化,乃全身气机升降之枢。脾胃健旺,则脏腑安和,九窍通利;脾胃虚,则气血津液生化乏源,水湿运化无力,气机升降无权而百病由生,脑失所养或内生浊邪闭阻脑窍即出现头痛、眩晕、中风、痴呆、癫痫等病证。故结合“脾胃虚则九窍不通”理论,阐释“脾胃虚”是脑系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以期为临床从脾胃论治脑系疾病提供理论依据,丰富脑系疾病的诊疗思路。
出处
《河北中医》
2024年第3期516-519,共4页
Hebe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金
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编号:20-21ZY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