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儿童权利深嵌于数字时代的背景下,原本横亘在儿童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不但未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消弭,反而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对儿童数字鸿沟现象的解释框架,不宜框定在传统的接入沟层面,而应当加入使用沟和知识沟的要素,综合判断儿童群体是否因网络信息技术获取数字红利抑或走向数字弱势地位。由于我国尚未完成儿童数字权利保障的顶层设计,学校及社区主体在落实数字教育的政策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家长对待信息技术的迥异态度、利益驱动下互联网平台的用户画像,以及儿童自身因技术产生的自我效能感的区别,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数字鸿沟的治理效果。未来应构建以儿童为中心的数字权利保障体系,制定普惠性的数字教育体系,依托基层社区的治理功能,实现家校联合的多主体协同治理模式,实现从儿童数字鸿沟到儿童数字红利的转化。
出处
《少年儿童研究》
2024年第4期87-93,共7页
Children's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