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是过敏性紫癜(HSP)的肾损害,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尤其在儿童和青少年多见,其肾脏表现为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肾外表现则为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皮疹、非变形性关节炎以及出血性胃肠炎,肾活检提示系膜增生、IgA在系膜区沉积。现代医学对HSPN的发病机制尚不能完全阐明,可能与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纤凝机制紊乱以及遗传等因素有关[1]。有研究显示30%~50%的儿童HSP患者以及49%~83%的成人HSP患者会发生肾损害[2],而其中有5%~15%的HSPN患者会进展至慢性肾功能衰竭[3]。西医治疗HSPN主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凝剂、RSA阻断剂等对症治疗,但获效有限且不良反应较多。
出处
《湖南中医杂志》
2024年第7期201-204,共4页
Hun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