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公共服务质量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县域公共服务质量关乎区域民生与可持续发展,构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公共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CRITIC权重法测度了2015—2020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520个县级区域的公共服务水平,并探寻其空间差异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5—2020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公共服务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且水土保持类型功能区的公共服务质量显著低于其他三种类型的生态功能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各县域的公共服务质量差距逐渐缩小,其中防风固沙类型功能区的公共服务差距最小且下降幅度最快。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公共服务质量在空间上呈现“两头高、中间低”情形,H-H集聚区域在西北、中部以及东南地区均有分布,而L-L区域大面积分布在西南地区。生态转移支付在财政自给率较低的县域能更好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在西北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内,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化水平能提升县域公共服务质量,在东中部区域内却起到抑制作用,金融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对南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域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 陈帅
出处 《统计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7期12-20,共9页 STATISTICAL THEORY AND PRACTICE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南方集体林区资源禀赋、产权演化与森林质量”(71773091)。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9

二级参考文献417

共引文献121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