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缓解入学不适应:积极认知疗法在个案辅导中的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一位初一女生因不适应初中生活而出现一系列情绪问题,心理教师运用积极认知疗法帮助她觉察和改变自身的不合理信念,引导其以积极视角看待自己和他人,提升自尊自信。经过多次心理辅导,来访学生的情绪困扰得到有效缓解,人际关系得到一定改善,自我效能感显著提升,达到预期辅导目标。
作者
杜学敏
机构地区
北京科技大学心理素质教育中心
出处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第29期43-47,共5页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关键词
入学适应
情绪困扰
积极认知疗法
分类号
G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杨月新.
学校心理辅导中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个案概念化示例[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3(26):48-51.
被引量:5
2
李盼.
驱除心“魔”——认知行为疗法应用于双相情感障碍的个案辅导[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4(14):43-47.
被引量:1
3
辛素飞,王金睿,彭海云,徐柳青,张一林,盛靓.
负性生活事件对青少年焦虑的影响: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视角[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23,39(5):710-717.
被引量:10
4
尚琪,金国敏,周同,黄岳辉,丁雪辰,桑标.
认知行为疗法在儿童社会退缩行为干预中的新进展[J]
.心理学探新,2021,41(4):364-369.
被引量:1
5
李新.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评《新时代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原理、操作与实务》[J]
.中国教育学刊,2023(11).
被引量:2
6
庄妍.
培育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助力特殊学生活出精彩人生——特殊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研究新进展[J]
.中国特殊教育,2024(2):3-10.
二级参考文献
60
1
韩黎,袁纪玮,龙艳.
苔花盛开如牡丹?农村留守儿童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21(2):266-274.
被引量:28
2
周浩,龙立荣.
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J]
.心理科学进展,2004,12(6):942-950.
被引量:3893
3
陶明,高静芳.
修订焦虑自评量表(SAS-CR)的信度及效度[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4,20(5):301-303.
被引量:507
4
孟万金.
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
.教育研究,2008,29(5):41-45.
被引量:398
5
韩秀,杨宏飞.
Nolen-Hoeksema反刍思维量表在中国的试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5):550-551.
被引量:303
6
张静,张冲,官群.
四川地震灾区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2009(12):65-70.
被引量:16
7
胡艳萍,崔丽霞.
案例概念化在临床上的应用[J]
.心理科学进展,2010,18(2):322-330.
被引量:18
8
王新波.
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数据库建设新进展[J]
.中国特殊教育,2010(4):90-94.
被引量:72
9
杨娟,章晨晨,姚树桥.
高中生沉思与应激性生活事件对抑郁症状的影响:1年追踪研究[J]
.心理学报,2010,42(9):939-945.
被引量:28
10
马艳云.
小学高年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2010(11):24-28.
被引量:27
共引文献
17
1
杨发荣,汤芙蓉.
警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压力现状及疏解对策——基于深度访谈的质性分析[J]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24,36(4):97-107.
2
黄籍毅.
对话死亡,从心赋能——认知行为疗法在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中的应用[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3(36):51-55.
3
周瑜,刘洁.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研究[J]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2(6):25-28.
被引量:3
4
周沛瑜,刘艳.
粗暴养育对青少年焦虑情绪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4,32(2):290-295.
被引量:1
5
李盼.
驱除心“魔”——认知行为疗法应用于双相情感障碍的个案辅导[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4(14):43-47.
被引量:1
6
丽扎·满苏尔,罗晓.
氟伏沙明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的疗效观察[J]
.临床研究,2024,32(6):72-75.
7
路少玉,胡银环,刘莎,张泽苗,冯显东.
中国1990与2019年儿童青少年心理疾病负担情况比较[J]
.中国公共卫生,2024,40(4):399-407.
被引量:2
8
程黎,刘鑫梅,刘海龙,魏璐瑶.
教师支持与超常儿童情绪智力的关系:中介与调节作用分析[J]
.中国特殊教育,2024(5):67-77.
被引量:3
9
邱燕华.
CBT个案概念化技术在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中的应用实践[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4(27):54-57.
10
庄妍.
特殊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4(30):13-17.
1
刘兰芝.
勇敢说“不”更快乐——认知行为疗法在高中生人际焦虑个案辅导中的应用[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4(29):48-52.
2
蒋岚.
浅谈如何缓解智障新生入学不适[J]
.现代特殊教育,2019(17):72-73.
3
张炫炫.
从家长角度谈一年级新生快速适应策略[J]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2016(10):56-56.
4
颜钰铃.
利用任务本促进大班幼儿任务意识的养成[J]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2020(6):42-43.
被引量:1
5
杜燕珊.
“多动型”孩子如何做好科学入学准备[J]
.传奇故事(百家讲堂),2020(9):104-104.
6
张世庚.
改善环境 学会适应——小学一年级新生心理辅导案例[J]
.新班主任,2023(11):40-41.
7
魏学梅.
“双减”政策下幼小衔接阶段语文识字教学优化的探讨[J]
.文学少年,2022(19):0058-0060.
8
高文清.
聚焦“双减”,衔接有方——“双减”视域下家园协同共促幼小衔接的策略探讨[J]
.儿童绘本,2022(16):78-80.
9
吴艳艳.
从儿童体验和感受中反思入学适应教育现状[J]
.世纪之星—小学版,2022(36):118-120.
10
徐芮.
系统思维视角下的高中生个案辅导研究[J]
.心理月刊,2023(7):196-198.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 第2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