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定性定量视角的核心概念建构与迁移——以“沉淀溶解平衡”为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教学强调对核心概念的建构与迁移,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陌生情境下化学问题的能力。本文在“沉淀溶解平衡”概念的建构与迁移教学中,利用“四重表征”对概念进行定性建构,在突破迷思概念的基础上对概念进行定量建构,并创设真实情境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对概念的迁移应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作者
胡志杰
吴文清
邓宗吉
应杰
机构地区
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杭州第二中学富春学校
浙江省温岭中学
出处
《化学教与学》
2024年第14期14-17,共4页
Chemistry Teaching and Learning
关键词
定性定量
核心概念
建构与迁移
沉淀溶解平衡
分类号
G632.4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3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0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光程.
初中学生化学四重表征的思维方式[J]
.教学与管理,2021(7):48-50.
被引量:3
2
张晨,沈甸.
“勒夏特列原理”适用范围的探讨及教学建议[J]
.化学教学,2021(1):93-97.
被引量:5
3
高杰,王磊,刘银,支瑶.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探究教学设计及反思[J]
.化学教育,2014,35(21):20-23.
被引量:8
4
林建芬,盛晓婧,钱扬义.
化学“四重表征”教学模式的理论建构与实践研究——从15年数字化手持技术实验研究的回顾谈起[J]
.化学教育,2015,36(7):1-6.
被引量:85
5
范德超,黄萍,杨国章,冉鸣.
基于曲线问题情境的信息化教学尝试——以“沉淀溶解平衡”为例[J]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42(23):77-81.
被引量:7
6
张礼聪.
实验引领下“沉淀溶解平衡”教学[J]
.化学教学,2014,0(5):42-43.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53
1
钱扬义,杜永锋.
掌上实验技术(The lab in Hand technology)与中学理科探究[J]
.化学教育,2004,25(8):12-16.
被引量:14
2
毕华林,黄婕,亓英丽.
化学学习中“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的研究[J]
.化学教育,2005,26(5):51-54.
被引量:124
3
樊琪.
科学探究技能的内隐与外显学习的比较研究[J]
.心理科学,2005,28(6):1375-1378.
被引量:5
4
钟映雪,钱扬义.
广州公交车厢内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利用手持技术进行“社会问题”的研究性学习[J]
.化学教育,2006,27(1):37-39.
被引量:6
5
邵志芳.
概念的多重表征形式及其双极结构模型[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4(4):46-49.
被引量:7
6
邓峰,钱扬义,林耿勉.
手持技术在酸碱滴定中的应用研究[J]
.教学仪器与实验(中学版),2007,23(1):12-14.
被引量:19
7
宋心琦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反应原理(选修).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8
洪振方.高雄师范大学学报,2003,15 (3):641-662.
9
王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反应原理(选修).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10
王祖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反应原理(选修).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共引文献
103
1
邓伟,王丽霞.
利用手持技术探究甲醛在溴水中的反应类型[J]
.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0(3):92-93.
2
裴传友,马善恒,杨芹.
中学化学数字化实验的发展与应用[J]
.化学教学,2020,0(2):56-60.
被引量:18
3
诸见里秀彦,高竞,乐杰.
卵巢生殖细胞瘤的化疗新进展[J]
.日本医学介绍,2000,21(3):103-105.
被引量:2
4
周玉燕.
基于学科素养取向的教学实践——以“弱电解质的电离”为例[J]
.化学教与学,2018(11):33-35.
被引量:1
5
张发新.
促进知识意义生成的化学教学实践与思考[J]
.化学教育,2016,37(17):39-43.
被引量:4
6
陈博殷,钱扬义,李言萍,邓峰,林建芬.
利用数字化手持技术探究“电解池阳极与原电池负极金属腐蚀速率”的大小[J]
.化学教育,2016,37(21):48-54.
被引量:10
7
陈益,孙夕礼.
我国化学教育“多重表征”研究十余年回顾与展望[J]
.化学教育,2016,37(23):6-13.
被引量:8
8
林建芬,陈博殷,黄碧芸,胡佳娜.
基于SOLO分类理论探讨化学核心概念的学习进阶与教学衔接——以人教版“中和反应”为例[J]
.化学教学,2016,0(11):24-29.
被引量:18
9
李言萍,钱扬义,陈博殷,杨子莲.
利用数字化手持技术探究电解硫酸铜水溶液过程中阳极附近pH变化[J]
.化学教育,2017,38(3):48-54.
被引量:11
10
秦蕾.
从同课异构看化学教学设计的效果和发展[J]
.化学教育,2017,38(5):40-43.
被引量:2
1
马莉.
高中化学沉淀溶解平衡问题常见的分类与应用[J]
.数理化解题研究,2024(25):128-130.
2
江兵,汤伟.
基于知识“衔接点”学习氮与磷的几种重要化合物[J]
.中学生理科应试,2024(10):39-41.
3
尉言勋.
把握知识脉络 突破砷及其化合物[J]
.中学化学,2024(9):51-52.
4
裴燕华,胡海蓉,胡思林.
假发用动物毛发纤维定性定量方法的研究[J]
.合成纤维,2024,53(11):32-37.
5
谢凌茜,黄紫洋.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项目式教学思维模式探究——以“保护珊瑚礁”为例[J]
.中学化学,2024(11):11-14.
6
张兵,崔国卿,李彦.
高考试题情境与化学模型运用的匹配性研究[J]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4,45(19):103-106.
7
刘锟龙,王虎,刘小强,牛帅旭,黄奕,付琦,赵涛.
基于光照感知和特征增强的可见光-热红外图像语义分割[J]
.兵工学报,2024,45(S01):219-230.
8
陈伟景.
单元视角下教学评一体的语文课堂建构[J]
.中学语文,2024(29):9-11.
9
吴艳红,水梅,李璐,马赛.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供应链管理课程情境化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以“牛鞭效应”教学内容为例[J]
.物流科技,2024,47(21):178-181.
10
陈骋.
煤矿泵站水垢综合治理技术及应用[J]
.煤矿机电,2024,45(5):71-74.
化学教与学
2024年 第1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