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经介入治疗后导致血管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2年6月毕节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且符合标准109例LEASO介入治疗后患者资料,根据手术后12个月内造影结果,将其划分成再狭窄组和非狭窄组,收集两组的人口学资料和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影响LEASO经介入治疗后导致血管再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109例患者中经介入治疗后导致血管再狭窄共有11例,再狭窄率为10.09%,纳入再狭窄组,其中6例内镜下放射状切开(ERI)发生于介入术后3个月内,3例发生于介入术后8个月内,2例发生于术后12个月内。即血管通畅率为89.91%。经单因素分析,再狭窄组与非再狭窄组在高血压、糖尿病、术后吸烟、规律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调脂药、术后规律按摩、术后规律运动上以及血液学指标中[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ɑ)、白介素-6(IL-6)、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素氮(BUN)、同型半胱氨酸(Hc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因素分析,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术后吸烟、LDL-C、hs-CRP、IL-6、TNF-ɑ是LEASO血管介入后再发狭窄的危险因素(OR>1,P<0.05);而术后规律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调脂药、规律按摩和运动是其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血压、血糖及血脂异常、炎症因子高表达以及术后吸烟等均是LEASO患者介入治疗后血管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对于存在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应予以特殊关注,积极干预,指导其规律运动和规律服药,预防LEASO介入治疗后血管再狭窄的发生。
出处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12期3027-3030,共4页
Jilin Medical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