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临床常见的继发性肾病,主要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相关。研究显示,DKD占我国终末期肾病的16.4%,是肾脏病患者发展为尿毒症的主要原因[1]。因此,临床治疗重点在于延缓DKD进展和减少并发症。DKD发生发展与糖脂代谢紊乱、微炎症状态、氧化应激等因素相关[2]。研究发现,DKD患者普遍存在肠道菌群紊乱,有学者提出“肠-肾轴”理论,认为DKD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后产生有毒代谢产物,能破坏肠道屏障,引起肠道炎症、糖脂代谢紊乱、血管内皮损伤等,加快DKD疾病进展;同时患者肾功能下降导致代谢产物堆积,进一步加重其肠道菌群紊乱[3]。由此可见,肠道菌群失调或是DKD疾病进展中的重要因素,针对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的治疗可能是未来预防和治疗DKD的新方向。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DKD患者肠道菌群组成特征及其与普通人群的差异,以及其肠道菌群与肾功能等指标的相关性,为未来以肠道菌群为靶点治疗DKD提供新思路及理论基础。
作者
杨道杰
饶立科
丁国美
YANG Daojie;RAO Like;DING Guomei
出处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2期1123-1126,共4页
Zhejiang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基金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No.2024ZL762)
杭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No.A20220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