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城市规划汇刊》
CSCD
1992年第4期62-63,共2页
Urban Planning Forum
同被引文献52
-
1朱旗,庄忆.历史文化名城发展和保护的互相制约原因分析[J].城市规划汇刊,1993(6):34-38. 被引量:2
-
2周微先.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生动一课——从杭州市河坊街改造规划谈起[J].现代城市研究,1999,14(4):51-54. 被引量:2
-
3肖勇.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拓展──永州历史文化特色及城市文化的构建[J].现代城市研究,1999,14(4):54-58. 被引量:3
-
4万勇,王玲慧.古城保护与更新的系统观——以苏州为例探讨古城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发展[J].现代城市研究,1999,14(4):59-61. 被引量:5
-
5廉仲.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意义和基本经验[J].城市发展研究,1996,3(1):11-13. 被引量:1
-
6仇保兴.历史文化名城的功能及其实现途径——兼论金华城的开发与保护[J].城市发展研究,1996,3(1):18-21. 被引量:7
-
7高介华.是缺乏理论导引 还是天马行空——略议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开发与建设中的一些问题与对策[J].城市发展研究,1996,3(1):22-24. 被引量:1
-
8徐禾.社会文化心理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J].城市发展研究,1996,3(1):31-34. 被引量:4
-
9欧阳自福.古城新貌憧憬——赣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J].现代城市研究,1996,11(2):28-31. 被引量:1
-
10沙振镇.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建设中值得注意的问题[J].现代城市研究,1996,11(1):35-38.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28
-
1郑宵.基于发展乡村旅游的规划设计研究 ——以邵武市桂林乡规划改造为例[J].艺术科技,2019,32(14):175-175.
-
2张维亚.城市历史地段文化遗产研究综述[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S2):162-166. 被引量:12
-
3李骊明.关于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战略思考[J].人文地理,2002,17(5):25-28. 被引量:9
-
4常立新.试论包头市城市形象的塑造[J].世界地理研究,2004,13(4):102-106. 被引量:7
-
5胡幸福.论旅游文化与历史文化的区别[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3):8-12. 被引量:12
-
6吴月湖.从旅游地研究角度看历史文化村镇遗产保护[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7,29(2):38-42. 被引量:7
-
7郝晋,钟建科.深圳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热带地理,2009,29(6):588-593.
-
8张梅.漳州市历史街区的维护成果和发展探析[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4(2):121-125.
-
9卫红,严艳.基于博弈论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以陕西韩城市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27(1):70-72. 被引量:8
-
10张玉芬,付芳,甘洁.浅谈如何打造具有特色的城市形象[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24):58-58. 被引量:2
-
1刘玉成.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城建经济,2002(3):17-20.
-
2王萍,赵敏.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规划探讨[J].山西建筑,2014,40(9):15-16. 被引量:3
-
3崔文静.城建档案在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中的作用[J].城建档案,2011(7):67-68. 被引量:1
-
4张世先.城市棚户区改造与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规划思想[J].建材与装饰(上旬),2016(22):101-102.
-
5曾光.城市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的基本方法及其实例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2010,8(7):110-112.
-
6孙薏.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关系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11X).
-
7齐冬晖.城市设计的历史文化保护[J].山西建筑,2002,28(2):7-8.
-
8董世永,李骐莉.浅议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J].重庆建筑,2006,29(3):40-42. 被引量:4
-
9杨俊宴,吴明伟.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多元化发展趋势[J].现代城市研究,2008,23(9):42-47. 被引量:11
-
10张凡.法国南特市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设计[J].华中建筑,2002,20(2):82-85.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