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50年Barrett氏首次报道Barrett食管(BE),嗣后对该病的研究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的争论,尤其是在对BE概念的认识上.既往定义发生在食管的肠腺化生(IM)所形成的柱形衬套(CL)≥3 cmn者称为BE.可是1983年Spechler等[1]发现在他们所研究的患者中约18%在其鳞-柱连接处存在着杯状细胞--这种特异的肠细胞并无3 cm以上的CL,这种IM显然与传统的BE有别,可这么高的发生率又绝不是偶然的,遂将之命名为'短段Barrett食管'(SSBE).这一概念从根本上改变了对BE的认识:原来对BE的诊断基于对CL长度的认识,现在则以组织学认识代之,显得更加合理.
出处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2年第6期281-283,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