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建筑工程中采用施工缝的形式控制结构的温度应力,但为保证结构实现无缝施工,控制超长超厚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是首要条件。选用水泥、粉煤灰、河砂、碎石等原材料,通过粉煤灰替代水泥用量、改变膨胀剂用量调整配比,研究混凝土达到水化热峰值时间、最高温升以及各龄期水化热,并提出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结果表明,随着I级粉煤灰替代水泥用量的增加,混凝土水化热峰值时间曲线大致呈“S”形增加,最高温升则相反;随着粉煤灰替代率的增加,不同养护龄期条件下混凝土材料的水化热均为线性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峰值时间随着膨胀剂掺量的增加呈现非线性增加的趋势,最高温升则相反;随着膨胀剂掺量的增加,混凝土水化热均为单调非线性降低,并趋于稳定;随着混凝土养护龄期的增加,混凝土水化热不断增加。
出处
《砖瓦》
2025年第2期169-171,共3页
Brick-t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