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和人类认知的发展,当今教育领域正在遭受全方位的挑战。全球化、信息化、智能化等趋势,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需求;愈演愈烈的教育内卷,进一步强化了教育的工具理性,而疏忽了“育人之根本在于立德”;现代教育以课堂为中心、以习得知识和技能为目标、以考试成绩为评价标准的教育模式,也面临积重难返的发展困境。在此背景下,以返本开新的方式重思中国儒家教育思想中的精义,或许能为当今的教育革新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天府新论》本期“激活儒学生命力”笔谈以教育为主题,致力于阐发传统儒家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李景林教授认为,教育的核心是“人”的培养,而非仅仅是知识的生产与获得,儒家教育以“养”为先的思想,有助于超越西方学科化的壁垒,重建学术文教的“通”性基础,实现中国学术自身的文化身份认同和主体性重建。柯小刚教授认为,“修道”即对“道”的体悟,是儒家教育思想的基本纲领,重温儒家“修道”的教育思想,回到教之为教的本原,不仅有助于突破现代工具理性对教育的桎梏,实现人自身的完善,而且可以通过对“为己之学”的强调,塑造自信自强的文化品格。王苍龙博士认为,当代民间儒学教育的勃兴,一方面缘于对应试教育的不满,另一方面则缘于儒家经典教育的独特吸引力。虽然民间儒家教育在实践层面距离素质教育的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但毕竟提供了一种新的教育选择,因此应给予其深刻反思、自我调整的空间。
出处
《天府新论》
2025年第2期65-71,157,共8页
New Horizons from Tianfu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儒家教化思想通史编纂与研究”(编号:24&ZD224)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