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国内外概念验证中心发展概况及江苏省的相关探索与实践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概念验证是跨越基础研究和技术产业化鸿沟的重要环节,也是科技成果转化亟待突破的“最初一公里”。21世纪初,美欧等发达国家已经兴起概念验证中心建设。2018年,西安交通大学建立了国内首个概念验证中心。江苏于2023年开启省级概念验证中心建设之路。如何更快、更多地将概念转变为产品,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还需要在建设中持续探索和完善运行管理机制、培养专业化队伍、形成地方特色。
作者
王超群
机构地区
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
出处
《改革与开放》
2024年第23期11-19,25,共10页
Reform & Openning
关键词
概念验证
科技成果
成果转化
江苏
实践
分类号
F4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3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6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1
张士运,刘平平,陈曦.
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和新模式的探索:国内外技术转移概念验证中心的建设启示[J]
.科技智囊,2024(4):48-53.
被引量:5
2
何平林,汤广玉.
以概念验证基金破解研究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难题[J]
.科技中国,2023(7):7-11.
被引量:6
3
崔国印,刘芫健,沈清明,徐佳.
高校概念验证中心建设的逻辑理路[J]
.中国高校科技,2024(10):86-91.
被引量:2
4
韩光,李坤白,张茂强,常志强.
概念验证中心建设模式与路径——以杭州“科技成果概念验证之都”建设为例[J]
.科技和产业,2024,24(15):47-55.
被引量:3
5
许彬彬,周超,范存义.
基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验证中心研究综述与展望[J]
.杭州科技,2024,55(2):46-51.
被引量:3
6
黎晓东,孟潇,西桂权,李睿晶.
美欧科技创新概念验证对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启示[J]
.科技智囊,2020(10):76-80.
被引量:10
7
郑金武.
概念验证中心:填平基础研究与市场间的鸿沟[J]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2021(12):38-39.
被引量:2
8
易灿,廖诗玥,张玉华.
概念验证中心最本质的特征:成果转化主动性[J]
.科技中国,2021(5):15-20.
被引量:7
9
丁明磊,周密.
德国私营技术转移机构的营运模式及其启示: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的经验借鉴[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23):21-23.
被引量:14
10
袁永,胡海鹏,廖晓东,陈丽佳.
发达国家概念验证计划及概念验证中心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8,38(3):50-53.
被引量:21
二级参考文献
33
1
史太白网站:http://www.stw.de[EB/OL].
2
SIGRID FRIEDRICHS. Steinbeis 1983-2008[M]. Stuttgart, Germany: Steinbeis-Edition, 2011.
3
ANJA REINHARDT, STEINBEIS-STIFTUNG. Technology, transfer, application-the steinbeis network[Z]. Stuttgart, Germany: Steinbeis-Stiftung, 2011.
4
ANJA REINHARDT, STEINBEIS-STIFTUNG. Knowledge, transfer, application, the steinbeis university berlin [Z]. Schramberg Germany: Straub Druck+Medien AG, 2011.
5
沈恒超.德国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的经验与启示[EB/OL].(2009-11-9)[2011-07-15].http://www.drc.gov.cn/View.asp?doc_id=34139.
6
刘齐平,李一鸣.
概念形成的“假设——验证”模式[J]
.湖南教育(上旬)(A),1993,0(2):31-32.
被引量:1
7
洪银兴.
关于创新驱动和协同创新的若干重要概念[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33(5):5-12.
被引量:166
8
方旋,刘春仁,邹珊刚.
对区域科技创新理论的探讨[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8(9):1-7.
被引量:34
9
毛昊,刘澄,林瀚.
中国企业专利实施和产业化问题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13,31(12):1816-1825.
被引量:27
10
武学超.
美国大学PoCC协同创新组织模式与借鉴——以“李比希中心”为例[J]
.学术论坛,2013,36(11):208-212.
被引量:16
共引文献
68
1
林洪,盛建新,牛婧红,范欲晓.
技术转移机构服务模式与服务类别比较研究——以湖北省27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12):50-53.
被引量:9
2
李玉清,田素妍,高江宁,邹静.
德国技术转移工作经验及借鉴[J]
.中国高校科技,2014(10):56-58.
被引量:13
3
王春莉,于升峰,王静,肖强.
德国史太白技术转移模式对青岛市的启示[J]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5,0(7):14-18.
4
徐兰,徐婷.
基于四位一体的德国技术转移体系对我国科研发展的启示研究[J]
.科技与管理,2017,19(1):43-47.
被引量:3
5
黄黎,向闱.
浅析德国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运作模式及启示[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34(10):69-71.
被引量:3
6
赵俊.
德国、以色列经验对广东科技成果转移的借鉴[J]
.新经济,2018,0(4):38-42.
被引量:1
7
孙晓麒,熊婷慧.
德国史太白发展模式及对广东的启示[J]
.科技与金融,2019,0(11):21-24.
被引量:1
8
丁帅,许强.
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比较与研究[J]
.中国科技产业,2020,0(3):69-74.
被引量:10
9
许轶,许婧,余鲭鲭,王昱欢.
我国科研院所技术转移特征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3):78-83.
被引量:6
10
曾婧婧,温永林,毕超.
高校技术转移与企业技术转移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差异性贡献——技术转移中心的调节作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37(6):84-91.
被引量:31
1
张路娜,姜涵,余音,赵佳月.
中国概念验证中心发展的现状、问题及优化对策[J]
.科技和产业,2025,25(2):94-100.
2
八大处整形医学概念验证中心[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25,36(1):F0003-F0003.
3
无.
直播带岗 江苏省打造精准公共就业服务新模式[J]
.人力资源服务,2024(12):12-15.
4
谢开飞.
福建泉州亮出四类未来产业创新场景清单[J]
.中国科技财富,2024(12):21-21.
5
李晓华.
未来产业的内涵、特征、难点及进路[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46(3):71-80.
6
安徽:以实战为导向 优化警务模式[J]
.中国防伪报道,2024(9):27-28.
7
张立新,尹玉莹,赵梓璇.
数字普惠金融赋能农户创业: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2(6):57-71.
8
朱小艳.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培育:价值分析、影响因素及推进策略[J]
.河南开放大学学报,2025,38(1):92-97.
9
冯晓青.
未来产业创新生态培育的知识产权制度因应[J]
.当代法学,2025,39(1):29-41.
改革与开放
2024年 第2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