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汝城白毛茶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汝城白毛茶是一个有突出育种价值的优异地方茶树品种资源 。
作者
黎星辉
施兆鹏
机构地区
湖南农业大学
出处
《茶叶通讯》
2002年第4期33-36,共4页
Journal of Tea Communication
关键词
汝城白毛茶
研究进展
类型
生化成分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9
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374
同被引文献
73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8
参考文献
20
1
刘贵芳.汝城大叶白毛茶野生资源的考察[J].中国茶叶,1983,(2):14-15.
2
张贻礼 胡万选.湖南省茶树品种资源调查报告[J].茶叶通讯,1985,(4):17-20.
3
叶创兴.山茶属三新种.中山大学学报,1987,(1):17-18.
4
闵天禄.
山茶属茶组植物的订正[J]
.云南植物研究,1992,14(2):115-132.
被引量:123
5
陈亮,虞富莲,童启庆.
关于茶组植物分类与演化的讨论[J]
.茶叶科学,2000,20(2):89-94.
被引量:110
6
陈亮,山口聪,王平盛,许玫,宋维希,童启庆.
利用RAPD进行茶组植物遗传多样性和分子系统学分析[J]
.茶叶科学,2002,22(1):19-24.
被引量:35
7
黎星辉,施兆鹏,刘春林,罗军武,沈程文,李家贤,方华春.
汝城白毛茶与两广主要“白毛茶”居群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J]
.茶叶科学,2002,22(1):79-82.
被引量:11
8
黎星辉,陈庆余,唐明德,陈兴琰.
湖南毛叶茶资源的评价[J]
.云南植物研究,1998,20(2):171-173.
被引量:2
9
虞富莲,俞永明,李名君,束际林,刘维华,吕文明,王海思,韩志福,钟渭基.
茶树优质资源的系统鉴定与综合评价[J]
.茶叶科学,1992,12(2):95-125.
被引量:48
10
张宏达 叶创兴 张润梅 等.中国新发现的茶树资源—可可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3):131-133.
二级参考文献
99
1
林培国,潘文干,罗卫国,孙奎,吕士杰,王铁丹,萧应庆.
茉莉花茶对小鼠血浆中中分子及血脂含量的影响[J]
.茶叶科学,1991,11(2):132-132.
被引量:6
2
吴振铎.
台湾育成适制半发酵茶类的新品种——“金萱”与“翠玉”[J]
.福建茶叶,1993(3):13-15.
被引量:4
3
阮宇成.
30年来茶及其成分利用的研究进展[J]
.茶叶科学,1994,14(2):109-114.
被引量:9
4
刘祖生,周巨根.
30年来我国茶树育种的研究进展[J]
.茶叶科学,1994,14(2):89-94.
被引量:22
5
梁国鲁,周才琼,林蒙嘉,陈家玉,刘君素.
贵州大树茶的核型变异与进化[J]
.植物分类学报,1994,32(4):308-315.
被引量:26
6
蓝开敏.
贵州山茶属一新种[J]
.植物研究,1989,9(4):59-60.
被引量:3
7
华茶.
国家级茶树品种介绍①[J]
.中国茶叶,1995,17(1):14-15.
被引量:2
8
陈春林.
茶树杂交F_1代同工酶分析[J]
.茶叶科学,1996,16(1):31-36.
被引量:5
9
陈亮.
茶组植物系统分类学研究现状[J]
.茶叶,1996,22(2):16-19.
被引量:28
10
周巨根,刘祖生.
茶树芽叶茸毛的研究——Ⅲ.茸毛性状的遗传与变异[J]
.茶叶,1990,16(4):7-10.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
374
1
林开勤,魏杰,汪安然,刘声传,周富裕,梁思慧,曾令飞,鄢东海.
基于儿茶素组分的石阡苔茶茶树资源品质特性分析[J]
.贵茶,2023(2):28-33.
被引量:4
2
罗军武,施兆鹏.
茶树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研究进展[J]
.生命科学研究,2000,4(S1):102-107.
被引量:4
3
杨春,罗军武,陈涛林,龚雪,何萍,王庆,王汉超,冉立群.
高咖啡碱含量的特异茶树种质资源的筛选[J]
.湖南农业科学,2013(9):9-12.
被引量:7
4
须海荣,董尚胜,骆耀平,童启庆.
茶树种质资源的主要生理特性[J]
.茶叶科学,1997,17(S1):21-24.
被引量:8
5
郭桂义,王广铭,袁丁,罗娜.
我国茶学研究状况的分析与评价——一次文献计量学角度的探讨[J]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7(4):17-23.
被引量:1
6
陈志辉.
分子标记技术在茶树研究中的应用[J]
.福建茶叶,2004,27(3):22-24.
被引量:5
7
陈志辉.
分子标记技术在茶树研究中的应用[J]
.茶叶科学技术,2004(3):1-4.
被引量:1
8
郭吉春,叶乃兴,何孝延.
茶树杂交一代展叶期的遗传变异[J]
.茶叶科学,2004,24(4):255-259.
被引量:8
9
廖书娟,李华钧,吉当玲.
基因工程在茶树育种中的应用[J]
.茶叶科学技术,2004(4):6-8.
被引量:9
10
陈亮,杨亚军,虞富莲.
中国茶树种质资源研究的主要进展和展望[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4,5(4):389-392.
被引量:100
同被引文献
73
1
董利娟,杨阳,张曙光,曾贞,贺利雄.
茶树育种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茶叶通讯,2003,30(4):18-22.
被引量:8
2
闵天禄,张文驹.
山茶属古茶组和金花茶组的分类学问题[J]
.云南植物研究,1993,15(1):1-15.
被引量:48
3
黎星辉,唐明德.
汝城白毛茶系列名茶的创制[J]
.茶叶通讯,1994(2):17-19.
被引量:3
4
仉燕崃,李楠,韩国柱,郭永学.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06,37(2):303-306.
被引量:33
5
张湘生.
地方珍稀茶树良种——黄金茶的利用现状与前景[J]
.茶叶通讯,2006,33(2):4-6.
被引量:29
6
姚明哲,陈亮,王新超,赵丽萍,杨亚军.
我国茶树无性系品种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J]
.作物学报,2007,33(4):598-604.
被引量:72
7
陈国本.湖南茶树种质资源亲缘关系及其在系统演化中的地位的探讨.湖南农学院学报,1987,15(3):71-78.
8
石林.湖南茶树种质资源亲缘关系及其在系统演化中的地位.茶叶通讯,1988,(3):22-26.
9
张贻礼 刘湘鸣 尚本清.莽山野生茶树资源调查报告.茶叶通讯,1980,(1):43-47.
10
白堃元.中国茶树品种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引证文献
5
1
刘振,赵洋,杨培迪,成杨,杨阳.
湖南省茶树种质资源现状及研究进展[J]
.茶叶通讯,2011,38(3):7-10.
被引量:26
2
黎娜,钟兴刚,黄怀生,陈莹玉,粟本文.
特色茶树资源汝城白毛茶研究进展[J]
.茶叶通讯,2019,46(2):129-134.
被引量:5
3
钟兴刚,黄怀生,黎娜,粟本文.
汝城白毛茶白茶加工工艺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20,32(6):76-80.
被引量:5
4
黄怀生,粟本文,钟兴刚,黎娜.
湖南地方性茶树资源汝城白毛茶适制性分析[J]
.中国茶叶加工,2021(2):21-24.
被引量:5
5
安勤,鲍肃都,陈宏宇,安会敏,陈圆,张欣仪,刘洋,刘仲华,黄建安.
基于GC×GC-QTOF-MS分析不同品种汝城白毛茶白茶的香气特征[J]
.食品科学,2025,46(4):163-171.
二级引证文献
38
1
郑新强,梁月荣,陆建良,赵东.
2011年茶树遗传育种进展[J]
.茶叶,2012,38(1):9-18.
被引量:3
2
刘年元,罗金波.
保靖县黄金茶产业建设成效与发展对策[J]
.湖南林业科技,2013,40(2):73-76.
被引量:1
3
江新凤,李文金,杨普香.
江西省茶树种质资源研究进展[J]
.蚕桑茶叶通讯,2016(5):29-31.
被引量:13
4
漠丽萍.
勐海县苦茶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探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17(13):27-28.
被引量:4
5
刘新红,邓晶,李小湘,杨建国,杨水芝,王同华,余应弘.
湖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创新利用进展[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7,18(5):913-919.
被引量:21
6
丁帅涛,任华江,辛轶,江昌俊,纪晓明,胡歆.
陕西茶树种质资源研究现状及展望[J]
.茶叶通讯,2017,44(4):3-7.
被引量:3
7
刘振,成杨,赵洋,杨培迪,杨阳.
基于叶绿体rbcL和trnH-psbA序列的湖南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2018,39(1):40-45.
被引量:8
8
黄怀生,粟本文,钟兴刚,黎娜.
湖南地方特色茶树资源加工的工夫红茶香气特征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2019,46(1):101-107.
被引量:7
9
陈杰丹,马春雷,陈亮.
我国茶树种质资源研究40年[J]
.中国茶叶,2019,41(6):1-5.
被引量:24
10
林娟,徐超富,唐瀚,沈程文.
城步峒茶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J]
.分子植物育种,2019,17(11):3778-3787.
被引量:2
1
王汉超,刘彤,陈涛林,戴斯佳,冉立群,罗军武.
汝城白毛茶春季芽叶主要生化成分分析[J]
.茶叶通讯,2015,42(1):31-33.
被引量:11
2
刘贵芳,黎星辉.
汝城白毛茶的研究及开发利用[J]
.湖南农学院学报,1991,17(A11):551-556.
被引量:4
3
曾石松.
浅谈开发汝城有机茶 促进茶叶生产发展[J]
.茶叶通讯,2001,28(1):26-28.
4
林知兴,陈秀珠.
皖农111号茶树新品种选育研究报告[J]
.茶业通报,1996,18(2):33-35.
被引量:2
5
黎星辉,施兆鹏,刘春林,罗军武,沈程文,龚志华.
云南大叶茶与汝城白毛茶杂交后代的RAPD亲子鉴定[J]
.茶叶科学,2001,21(2):99-102.
被引量:28
6
黎星辉,施兆鹏,刘春林,罗军武,沈程文,李家贤,方华春.
汝城白毛茶与两广主要“白毛茶”居群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J]
.茶叶科学,2002,22(1):79-82.
被引量:11
7
黎星辉,刘春林,施兆鹏,罗军武,沈程文,龚志华,陈暄.
汝城白毛茶种群个体间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J]
.茶叶科学,2004,24(1):33-36.
被引量:7
8
叶乃兴.
白茶、白叶茶与白毛茶[J]
.福建茶叶,2010,33(10):44-46.
被引量:8
9
李家贤,曾佛桂,苗爱清,何玉媚,林友欣.
高香优质红茶新品种“云大淡绿”选育报告[J]
.茶叶科学技术,1996(3):16-20.
被引量:4
10
李家贤,黄华林,何玉媚.
高香红茶品种英红6号的选育[J]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15):22-24.
被引量:1
茶叶通讯
200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