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3.3′-二氨基联苯胺比色法测定薇菜中的微量硒
被引量:
15
3.3-Diaminobenzidine Used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Selenium in osmunda Cinnamomeal. Var. Asistica Ferma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以3.3’-二氨基联苯胺比色法测定薇菜中的微量硒,对掩蔽刑EDTA及其加入量、还原剂HCl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等进行研究。通过对标准样品的测定和工作曲线线性关系的测试,表明本法精度高,准确性好,对恩施州三县市的三个薇菜样品的全硒进行分析,表明利用样品含硒量>巴东样品>恩施样品,平均含量为7.1653μg/g。
作者
熊彪
周大寨
邓礼君
机构地区
湖北民族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湖北民族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出处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03年第1期84-86,共3页
Foo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关键词
3.3′-二氨基联苯胺比色法
测定
薇菜
硒
分类号
TS255.7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253
引证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165
参考文献
3
1
李武.
薇菜及其利用现状[J]
.中国野生植物,1989(3):22-23.
被引量:10
2
李雅如 朱建育 金慧君.光度法测定烟草中微量硒.烟草科技,1992,(2):24-26.
3
姚晓玲,宋卫江.
薇菜的综合加工[J]
.食品研究与开发,1998(1):39-40.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2
1
王谋强,励启腾.
薇菜干的营养品质分析[J]
.植物资源与环境,1995,4(2):63-64.
被引量:31
2
董刚,干信,姚晓玲,晏斌.
海藻酸——氯化钙复合蔬菜罐头保脆剂的研究[J]
.食品科学,1992,13(12):1-4.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16
1
徐皓.
紫萁的药用及食用价值(综述)[J]
.亚热带植物科学,2005,34(3):82-84.
被引量:8
2
陆宁,龙海荣,柴洪迪.
即食薇菜加工工艺的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28(10):116-119.
被引量:8
3
宋卫江,屈小英.
袋装方便薇菜的加工工艺[J]
.中国商办工业,1998,10(12):43-43.
被引量:3
4
姚晶,杨华,钱春萍,钱德康.
软包装水煮薇菜加工工艺研究[J]
.食品科技,2010,35(10):130-133.
被引量:5
5
郭婧敏,王翎羽,杨华,吴晓丹,马银霞,王丽.
软包装水煮薇菜工艺及品质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11,32(6):296-298.
被引量:5
6
武晓林,刘哲,李敏,于毅扉,于英.
桂皮紫萁群落类型及关键环境生态因子分析研究[J]
.北方园艺,2013(5):20-25.
被引量:1
7
邓祥,李德荣,陈玉,吉格木加,陆裕远.
冕宁野生薇菜基地保护与加工质量控制[J]
.中国西部科技,2013,12(5):65-65.
8
袁艺,檀华榕,曹德菊,卢佩玲.
紫萁野生苗与组培苗的氨基酸、无机元素含量的比较[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0,27(3):302-304.
被引量:5
9
何义发,罗世家,王柏泉.
薇菜人工孢子繁殖“三段式”育苗培蔸技术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01,40(2):53-55.
被引量:19
10
朱杰英,陈功锡.
湘西野生蕨菜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J]
.吉首大学学报,2000,21(4):6-9.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
253
1
黎瑞敏,张立臣,敖雪桔.
极谱法测定食品中的硒[J]
.黑龙江环境通报,2007,31(4):54-55.
被引量:2
2
李志民.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水样中的Pb、Cr、Co、Ni[J]
.运城学院学报,2006,24(5):25-26.
被引量:1
3
茅宝华,洪燕,汪伟伟,王建英.
二氨基联苯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硒的改进[J]
.现代预防医学,2004,31(6):881-882.
被引量:5
4
周之荣,熊艳,王群,章淑媛.
高碘酸钾氧化中性红褪色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硒(Ⅳ)[J]
.分析试验室,2010,29(4):68-72.
被引量:3
5
高翠英,郭惠霞,郭军丽.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红枣中的硒[J]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7(1):41-42.
被引量:2
6
杨其义,赵祥颖,刘建军.
响应面法优化木糖醇发酵培养基[J]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7(2):34-38.
被引量:6
7
单金缓,王秀梅,丁良.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抗癌中草药中痕量硒[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4,40(10):605-607.
被引量:6
8
丁莉,武芸,尚红喜.
植物体内含硒生物大分子基础与应用研究进展[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2):1-4.
被引量:18
9
李晖,胡晓荣,程光磊.
微波消解原子吸收法测定骨头中的汞和硒[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4,24(10):1264-1266.
被引量:7
10
袁兆岭.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自来水中的痕量硒(IV)[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3,25(6):55-57.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5
1
刘兴艳,马建华,朱静平,周浩.
食品中硒的分析进展[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5,22(1):26-28.
被引量:20
2
李燕,杨焱明,刘树元,徐媛媛,王晋,张丽娜,魏琴.
光度分析法测定痕量硒的研究与应用[J]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2007,13(4):236-241.
被引量:3
3
万益群,余枭然.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当归补血汤中的微量硒[J]
.分析试验室,2008,27(2):48-50.
被引量:8
4
雷绍荣,杨定清,周娅.
硒的总量及形态分析综述[J]
.中国测试,2009,35(5):1-6.
被引量:14
5
胡晓翠.
原子荧光法测定茶叶中的微量硒[J]
.农技服务,2010,27(3):351-351.
被引量:4
6
吴丹.
富硒香菇多糖和富硒平菇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841-5843.
被引量:18
7
许佳章,谭洪兴,刘小立,王俊,罗晓,刘烈刚.
ICP-MS动态反应池(氧气)模式检测水果中硒元素含量[J]
.卫生研究,2011,40(4):510-511.
被引量:8
8
于振,李建科,李梦颖,马倩倩,黄瑞蕊,何晓叶,李佳.
食品中微量硒测定方法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8):371-377.
被引量:60
9
李彦军,王勇.
富硒魔芋中微量元素硒的含量测定[J]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1(3):102-104.
被引量:5
10
陈翠婷,鲁璐,刘琪.
有机硒的定性定量分析研究进展[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4,26(A02):360-36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65
1
赵艳霞.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尿中微量硒研究[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9,26(3):57-59.
被引量:1
2
但德忠,冷庚,皇甫鑫.
环境样品分析[J]
.分析试验室,2010(7):79-122.
被引量:13
3
李红英,陈永波,胡百顺,向极钎.
原子荧光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在硒形态分析中的应用[J]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14,36(2):39-43.
被引量:4
4
劳雪芬,邹慧,李丹丹,陈静,曹铮,许小琴.
富硒女贞子对山羊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J]
.中国兽医学报,2015,35(3):456-460.
被引量:4
5
王淑萍,刘利娥,刘洁,闻向东.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新资源食品中的硒含量[J]
.农产品加工(下),2006(7):68-69.
被引量:5
6
刘连生,刘妍,宋念艺,何小兵.
锌硒对大鼠血清中BUN含量和ALT活性的影响[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7,24(2):9-10.
被引量:3
7
王雪红,朱红华.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溪黄草中的硒[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17(3):460-461.
8
陈学泽,沈银梅,杨献珍.
预富集-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产品中的痕量硒[J]
.食品科技,2007,32(3):232-235.
被引量:3
9
熊艳,李桂艳,周之荣,毋福海,张纪文.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硒的研究进展[J]
.冶金分析,2008,28(9):61-70.
被引量:8
10
刘兴艳,朱静平.
成都市龙泉驿区部分水果含硒量的研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4(1):42-45.
被引量:2
1
严和平,罗宇,李自静,刘卫,陆俊梅.
云南普洱茶中硒的测定条件及含量研究[J]
.食品科技,2010,35(12):263-266.
被引量:9
2
张红建,张晶晶,邹易,叶晓剑,付胜蓝,沙雨欣,肖安红.
利川山药淀粉糊化特性研究[J]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2014,33(4):20-23.
被引量:7
3
黎鹏,苏浩,刘程,谭梅,田国政.
利川山药总黄酮提取及抗氧化分析[J]
.现代园艺,2014,37(18):14-16.
被引量:2
4
彭海容.
花生油虚标“非转基因” 企业居心何在?[J]
.中国食品,2014(10):73-73.
被引量:2
5
常学志.
活性肽[J]
.中国保健食品,2011(3):28-31.
6
食品工业对标码方案的要求分析[J]
.中国食品工业,2002(6).
7
薛胜平.
丙酸菌乳酸菌富硒发酵蔬菜的研制[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12(5):277-278.
被引量:5
8
赖颖,葛红莲,崔晓弢.
响应面法优化灰黑平菇富硒培养条件[J]
.食品工业科技,2015,36(13):153-156.
被引量:3
9
恩施州“东部杂粮西部米”发展粮食产业化[J]
.粮食与饲料工业,2008(7).
10
戴桂梅,黄智明.
月饼中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的HPLC法测定[J]
.食品安全导刊,2016,0(5X):62-62.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