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速公路路基沉降计算方法
被引量:
29
Calculation Methods for Subgrade Settlement of Freewa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了用于路基沉降计算的常用方法和一些新方法 ,并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了剖析 ,同时对各种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作了比较 ,为准确计算路基的沉降量提供了方法上的参考。
作者
吴大志
李夕兵
王桂尧
机构地区
中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长沙交通学院河海系
出处
《湖南交通科技》
2001年第4期4-5,23,共3页
Hunan 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路基沉降
计算方法
分类号
U416.1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51
同被引文献
133
引证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213
参考文献
7
1
朱梅生.软土处理[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9.
2
钱家欢 殷宗泽.土工原理与计算(第二版)[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5..
3
杨荫华,胡正平,雷世达.泥炭软粘土上筑堤的稳定与沉降[A].中国土木学会第四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1986.
4
李祝龙,章金钊,武憼民.
冻土路基热学计算研究[J]
.公路,2000,45(2):9-12.
被引量:18
5
王国辉,马莉.
建筑物沉降变形的灰色预测[J]
.铁路航测,1994,20(4):40-42.
被引量:2
6
吴钰,徐泽中,陈景扬.
不同方法估算路基最终沉降量的分析研究[J]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1998,18(2):17-21.
被引量:13
7
杨林德等.岩土工程问题的反演理论与工程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二级参考文献
3
1
B.A库德里雅采夫.工程地质研究中的冻土预报原理[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2..
2
李东庆.冻土二维稳定温度场的复变函数求解.第二届全国寒区环境与工程青年学术会议文集[M].兰州大学出版社,1994..
3
李述训,吴紫汪.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沥青路面下融化盘形成变化特征[J]
.冰川冻土,1997,19(2):133-140.
被引量:28
共引文献
51
1
李金灵.
应用热管技术提高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稳定性的数值分析[J]
.铁道勘察,2004,30(4):5-7.
被引量:4
2
孙增奎,王连俊,白明洲,魏庆朝.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路堤温度场的有限元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20):3454-3459.
被引量:35
3
孙增奎,王美芝,王连俊.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路堤变形的数值模拟与预测[J]
.铁道标准设计,2004,24(11):8-12.
被引量:4
4
朱正刚,钱江,李南生.
寒区路基工程与多年冻土间相互作用问题研究进展[J]
.结构工程师,2004,20(6):43-48.
被引量:4
5
赵俊明,石名磊,张宏.
灰色理论在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沉降预测中的应用[J]
.公路交通科技,2005,22(5):56-58.
被引量:29
6
刘志强,马巍,周国庆,牛富俊,段全江,王建洲,赵光思.
纵向布管调控冻土路基温度场的模拟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11):1827-1831.
被引量:9
7
吴刚刚,何世秀,王绪民,李彩霞.
水位下降时堤防稳定性研究[J]
.土工基础,2005,19(6):2-4.
8
阎菊花,孙学先.
拼装式涵洞施工中高温冻土地基温度场研究[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6,25(1):34-36.
被引量:1
9
周长春,冷伍明.
堆石坝戗堤施工期稳定性分析[J]
.山西建筑,2006,32(5):333-334.
被引量:1
10
汤国璋,王星华.
青藏铁路隧道浅埋多年冻土区冻融特征分析[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6,33(2):22-2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33
1
徐坤,杨更社.
模糊综合评判在土体冻胀灾害预测中的应用[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z1):4339-4342.
被引量:8
2
余闯,刘松玉.
考虑应力水平的软土固结系数计算与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2004,25(z2):103-107.
被引量:19
3
潘林有,谢新宇.
用曲线拟合的方法预测软土地基沉降[J]
.岩土力学,2004,25(7):1053-1058.
被引量:164
4
刘伟韬,申建军,王连富.
基于FLAC^(3D)的断裂滞后突水数值仿真技术[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1(5):646-649.
被引量:13
5
王伟,潘永清,张仪萍.
路基沉降预测中泊松曲线模型参数的拟合方法[J]
.中国市政工程,2004(3):7-8.
被引量:9
6
费康,刘汉龙,高玉峰.
路基荷载下PCC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简化计算[J]
.岩土力学,2004,25(8):1244-1248.
被引量:10
7
邓卫东.
路堤稳定安全系数取值探讨[J]
.中国公路学报,2004,17(4):11-16.
被引量:11
8
孙增奎,王连俊,白明洲.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地区路堤变形监测方法探讨[J]
.路基工程,2004(5):3-5.
被引量:3
9
林清,周成昀,李尚松,饶锡保,龚壁卫,程展林.
排水固结法处理软土路基路堤稳定控制标准探讨[J]
.中外公路,2004,24(5):29-31.
被引量:3
10
刘加才,施建勇.
一种竖井地基竖墙化等效计算方法[J]
.岩土力学,2004,25(11):1782-1785.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29
1
曾凡元.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变形研究[J]
.科技资讯,2007,5(23).
2
张建华,夏岸雄,王涛.
FLAC3D数值模拟在路基施工中的应用[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2(11):1447-1452.
被引量:22
3
王志亮,徐庆华,郝震东.
高速公路沉降预测的固结度配合型经验公式法[J]
.建井技术,2003,24(2):31-34.
4
涂许杭,王志亮,梁振淼,李永池.
修正的威布尔模型在沉降预测中的应用研究[J]
.岩土力学,2005,26(4):621-623.
被引量:34
5
王志亮,吴克海,李永池,殷宗泽.
一个预测路堤沉降的新经验公式模型[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12):2013-2017.
被引量:7
6
刘必胜.
安徽沿江高速公路大渡口段软土路基工程地质评价[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8):922-925.
被引量:1
7
王国强,吴志海,丁振杰.
安徽池州至安庆高速公路大渡口段软土路基工程地质研究(英文)[J]
.地球与环境,2005,33(B10):193-198.
被引量:2
8
黄学文,张胜.
干振复合桩处理高速公路厚层软土地基试验研究[J]
.工程建设与档案,2005,19(5):373-375.
9
林青,曹新文.
软土地基工后沉降预测方法的探讨[J]
.路基工程,2006(2):78-80.
被引量:2
10
张子培,胡毅夫.
软土路基分级加载沉降预测模型及应用[J]
.中南公路工程,2006,31(3):22-25.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213
1
杨洁,常宗记,董庆华,杨涛,黄永.
青弋江淤泥质土筑堤变形特性研究[J]
.人民长江,2020(S02):255-259.
被引量:5
2
黄光文,李贵勇.
某特大桥下部结构开裂病害分析[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20(7):205-209.
3
桑建设.
基于桩板墙方案的洛三高速公路双侧拼宽技术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20(4):96-97.
4
蒋建平,高广运,刘文白.
描述PHC桩抗拔荷载-位移曲线的Weibull数学模型[J]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9,41(4):82-88.
被引量:5
5
李成虎.
软土地基沉降预测方法比较分析[J]
.福建建设科技,2010(2):6-7.
被引量:3
6
张建华,夏岸雄,王涛.
FLAC3D数值模拟在路基施工中的应用[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2(11):1447-1452.
被引量:22
7
江宗斌,姜谙男,石静.
基于Cvisc蠕变模型的CFG桩路基施工沉降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2013,35(S2):346-351.
被引量:12
8
李海云,谢春琦.
支持向量机在路基沉降预测中的应用[J]
.中外公路,2004,24(4):9-12.
被引量:3
9
仲爱宝,刘增贤.
公路软土地基沉降计算及预测的探讨[J]
.公路,2004,49(8):216-219.
被引量:15
10
丁洲祥,龚晓南,李又云,唐启.
考虑变质量的路基沉降应力变形协调分析法[J]
.中国公路学报,2005,18(2):6-11.
被引量:14
1
魏业清,李欢,刘剑涛,李健.
填石路基的沉降计算与分析[J]
.公路工程,2014,39(3):188-191.
被引量:5
2
闵树梁.
京沪高铁承台侵占路基沉降计算及工程措施[J]
.铁道建筑技术,2010(11):32-35.
被引量:7
3
付宏渊.
路基沉降计算影响因素及预测方法研究[J]
.中外公路,2007,27(5):53-55.
被引量:15
4
陶峰.
考虑侧向变形影响的路基沉降计算方法修正[J]
.山西交通科技,2015(6):28-30.
被引量:2
5
高文波.
浅析高速公路路基沉降计算方法[J]
.科技与生活,2010(2):42-42.
6
刘波,刘柱.
路基沉降计算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方法研究[J]
.价值工程,2013,32(22):115-116.
被引量:1
7
何艺雄.
高等级公路路基沉降计算方法浅谈[J]
.山西建筑,2009,35(14):259-260.
被引量:1
8
姚夫森.
软土路基沉降计算新方法及应用研究[J]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7,13(2):119-122.
9
余绍水.
高速铁路膨胀土路基沉降计算方法与比较[J]
.路基工程,2007(4):110-111.
10
高康平,杨杰,李景林,吴春勇,周彦章.
某城市道路深厚软土路基沉降计算及对比分析[J]
.工程勘察,2012,40(5):1-4.
被引量:2
湖南交通科技
200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