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节能服务公司的发展概况
被引量:10
Development Overview of the Foreign Energy Service Company
出处
《电力需求侧管理》
2003年第1期34-36,共3页
Power Demand Side Management
同被引文献88
-
1金雪涛.环境资源认知产权的调整与负外部性内部化[J].生产力研究,2007(23):18-19. 被引量:1
-
2徐茂森.节能简论[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2(4):54-57. 被引量:1
-
3孙国华,杨思斌.公私法的划分与法的内在结构[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10(4):100-109. 被引量:84
-
4杨振宇,赵剑锋,王书保.合同能源管理在中国的发展及待解决的问题[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4,6(6):10-12. 被引量:35
-
5李海秋.Black-Scholes模型扩展性研究及参数估计综述[J].软科学,2005,19(1):5-8. 被引量:4
-
6马志娟.节能产业发展缓慢“合同能源管理”渐成新趋势[J].中国经济周刊,2005(33):36-37. 被引量:3
-
7郭莉,苏敬勤,卢小丽.环境资源外包:国外的实践与我国的启示[J].科研管理,2005,26(5):102-107. 被引量:3
-
8孙大鹏,苏敬勤,张莹莹.资源外包网络的形成路径研究[J].科研管理,2005,26(6):73-79. 被引量:4
-
9吴刚.美国合同能源管理(EPC)市场发展现状[J].大众用电,2006(6):15-17. 被引量:13
-
10谢仲华.上海市合同能源管理[J].中国能源,2006,28(6):35-37. 被引量:2
引证文献10
-
1尚天成,潘珍妮.现代企业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风险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214-217. 被引量:40
-
2石东,李方,张利梅.基于市场的节能新机制——合同能源管理创新发展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16):104-105. 被引量:6
-
3尚天成,刘培红.基于B-S模型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评价[J].华东经济管理,2008,22(6):68-71. 被引量:7
-
4张淑惠.促进节能服务公司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J].税务研究,2008(11):49-50. 被引量:2
-
5陈志刚,张旭.浅析工业锅炉节能降耗的EMC方法[J].工业锅炉,2009(3):16-19. 被引量:4
-
6李志青.新型节能融资机制“合同能源管理”的制度和福利效应分析——基于两种合同模式的比较[J].新金融,2010(3):57-62. 被引量:5
-
7赵鸿来.选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节能改造的咨询要点初探[J].科技与企业,2011(9):33-33. 被引量:1
-
8李丹,李勇,王晓明.节能服务公司在宝钢的应用[J].冶金能源,2011,30(6):6-8. 被引量:2
-
9李健,尹姣姣.面向生态工业园区的环境资源外包运行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3):37-41.
-
10魏胜强.用什么样的法制节约能源——现代化进程中完善我国节能法制的思考[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7,30(4):79-93.
二级引证文献66
-
1龚树丰,时章明,陈波,谭果,唐艺芳.合同能源管理在铅锌冶炼燃烧系统综合节能技术改造中的应用研究[J].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2012,40(4):51-54. 被引量:3
-
2李丹,彭军,余岳峰,罗永浩.远离电网的农牧民用电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研究[J].可再生能源,2008,26(5):58-62. 被引量:1
-
3续振艳,郭汉丁,任邵明.国内外合同能源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J].建筑经济,2008,29(12):100-103. 被引量:40
-
4王昕.构建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支持体系探讨[J].中外能源,2009,14(10):15-19. 被引量:13
-
5彭祺,郑金秀,胡春华,刘慕凡.湖北省低碳经济产业发展探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32(F11):114-123. 被引量:2
-
6周鲜华,徐勃.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中的收益风险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57-60. 被引量:27
-
7刘西怀.论合同能源管理的风险控制体系[J].价值工程,2010,29(8):234-236. 被引量:4
-
8彭晓成,段宁,于秀玲,郭庭正,杨俊峰,路庆斌.基于市场的合同清洁生产模式探析[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0,35(2):41-43. 被引量:1
-
9陈秋强,冯丹丹.商业银行在合同能源管理中的融资模式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10,30(4):43-46. 被引量:6
-
10张建华.合同能源管理运行期决策模型设计[J].建筑经济,2010,31(8):86-89. 被引量:2
-
1李国华.国外节能现状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J].科学与管理,2007,27(5):19-21. 被引量:6
-
2崔远见.国外节能的特点及其启示[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2,14(8):48-49.
-
3吴鹏,单葆国.国外节能经验及启示[J].国家电网,2009(1):50-51. 被引量:4
-
4孙海燕.霍尼韦尔助力中国建筑节能服务[J].建设科技,2007(10):9-9.
-
5王朝华.节能优先应该成为“十二五”时期北京能源发展的基础[J].中国集体经济,2011,0(11X):36-37.
-
6余荣连.供电企业合同能源管理分析[J].电子世界,2014(18):368-369. 被引量:1
-
7国外节能[J].有色冶金节能,2005,22(5):74-75.
-
8国外节能面面观[J].电脑知识与技术(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06(1):107-107.
-
9耿忠.开展砖瓦企业节能标准化探索中国特色的节能新机制[J].砖瓦世界,2011(1):14-16.
-
10汤万金,李铁男.加快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我国节能新机制——赴澳大利亚、日本节能机制考察报告[J].世界标准信息,2002(4):5-10.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