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青山主要乔木生物量的研究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以大青山典型生态林为研究对象,通过从大青山典型林分类型林分生物量的基础性工作入手,对大青山森林生物量进行估算分析。结果表明:1.大青山各林分中干生物量相关系数都在0.90以上,而枝和叶和皮的相对较差。2.在大青山中,白桦、落叶松林、人工油松林都是以乔木层的生物量为主要地位,但是从林分、各器官的生物量分配比例来比较,又有所不同。
作者
张恒
高利
机构地区
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
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出处
《吉林农业(学术版)》
2010年第5期84-85,共2页
基金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项目(200804027-04)
关键词
大青山
林分
生物量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160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4
1
程堂仁,马钦彦,冯仲科,罗旭.
甘肃小陇山森林生物量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29(1):31-36.
被引量:74
2
方精云,刘国华,徐嵩龄.
我国森林植被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J]
.生态学报,1996,16(5):497-508.
被引量:1097
3
张子儒,许本形.森林土壤定位研究方法[M]中国林业出版社,1986.
4
Whittaker R H,P L Marks.Methods of assessing terrestrial productivity[].Primary Productivity of the Biosphere.1975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胥辉,王明亮.
Comparison of CAR and VAR Biomass Models[J]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2001,3(1):32-36.
被引量:5
2
索安宁,巨天珍,张俊华,王勤花.
甘肃小陇山锐齿栎群落生物多样性特征分析[J]
.西北植物学报,2004,24(10):1877-1881.
被引量:45
3
聂道平.
毛竹林结构的动态特性[J]
.林业科学,1994,30(3):201-208.
被引量:24
4
党承林,吴兆录,王崇云,和兆荣,谷中福.
云南中甸长苞冷杉群落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研究[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16(3):214-219.
被引量:10
5
方精云,Abstracts of the first IGAC Scientific Conference,1993年
6
方精云,Abtracts of the XXIBC,1993年
7
程鸿,中国自然资源手册,1990年
8
何妙光,植物生态学译丛.4,1982年
9
彭少麟,中国科学,24卷,5期,497页
10
马钦彦.
中国油松生物量的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9,11(4):1-10.
被引量:89
共引文献
1160
1
唐琳,张晖,杨微石.
基于标准样地价值当量的森林生态价值核算方法——以深圳市龙岗区为例[J]
.中国土地,2020(11):26-28.
被引量:5
2
杨建红,赵传燕,李娜,汪红,席亚丽.
祁连山中部优势灌木物种叶功能性状参数变化特征[J]
.生态学报,2023,43(2):709-718.
被引量:1
3
陈花丹.
基于LUCF变化的福建省林业碳汇潜力分析[J]
.林业勘察设计,2021,41(3):30-33.
被引量:1
4
杨伟,姜晓丽.
基于不同遥感数据的林火污染物排放估算对比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36(10):176-184.
被引量:1
5
胡月玲,管东生,郑淑颖.
江门市土地利用变化对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的研究[J]
.环境,2008(S1):101-103.
6
王兵,王燕,赵广东,包青春.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研究进展[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2):194-199.
被引量:8
7
FANG JingYun,GUO ZhaoDi,PIAO ShiLong,CHEN AnPing.
Terrestrial vegetation carbon sinks in China,1981―2000[J]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2007,50(9):1341-1350.
被引量:215
8
赵敏,周广胜.
A new methodology for estimating forest NPP based on forest in-ventory data——a case study of Chinese pine forest[J]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04,15(2):93-100.
被引量:6
9
吕婧娴,王得祥,张宋智,何志美,保积存,黄青平.
小陇山林区不同密度油松人工林林下物种多样性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11):49-56.
被引量:40
10
韦金丽,凌子燕.
基于DEM的广西宁明林地生产力的探讨[J]
.南方国土资源,2012(5):33-34.
同被引文献
10
1
陈婷,温远光,孙永萍,梁宏温.
连栽桉树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初步研究[J]
.广西林业科学,2005,34(1):8-12.
被引量:46
2
穆丽蔷,张捷,刘祥君,吴守年,杨贵财.
红皮云杉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的研究[J]
.植物研究,1995,15(4):551-557.
被引量:15
3
谢直兴,严代碧.
桉树人工林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J]
.四川林业科技,2006,27(1):75-81.
被引量:56
4
祁述雄.桉树[J].桉树科技协作动态,1981(4):1-5.
5
吴德邻.桉树[J].生物学通报,1957(6):1-5.
6
杨再鸿,杨小波,李跃烈,余雪标,吴庆书.
海南岛桉树林林下植被物种组成及生物量[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8,36(5):25-27.
被引量:18
7
郑景明,张育红.
林分生物量研究综述[J]
.辽宁林业科技,1998(4):43-45.
被引量:39
8
梁宏温,罗宏,温远光,杨瑶青,杨健基.
桉树林取代马尾松林对森林生态系统碳贮量的影响[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32(6):1168-1174.
被引量:11
9
王楚彪,卢万鸿,林彦,罗建中.
桉树的分布及生态评价与结论[J]
.桉树科技,2013,30(4):44-51.
被引量:8
10
余雪标,徐大平,龙腾,莫晓勇.
连栽桉树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结构的研究[J]
.热带生物学报,1999(2):11-14.
被引量:36
引证文献
1
1
吴华静,田丰,桂凌健,田华丽,梁士楚.
南宁七坡林场尾巨桉人工林生物量的初步研究[J]
.广西科学院学报,2014,30(4):233-237.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6
1
郑立浪,陈月圆,卢凤来,李典鹏.
尾巨桉化感作用对广金钱草化学成分的影响[J]
.广西科学,2016,23(2):184-188.
被引量:2
2
揭凡,杜阿朋,竹万宽.
桉树生物量估算模型及与IPCC法的对比分析[J]
.桉树科技,2019,36(1):1-8.
被引量:5
3
竹万宽,许宇星,王志超,杜阿朋.
中国桉树人工林生物量估算系数及影响要素[J]
.林业科学,2020,56(5):1-11.
被引量:11
4
高悦,苏福聪,梁燕芳,李书玲,朱原立,许宇星,唐健,曹继钊,吴立潮.
短周期桉树人工林养分的输入输出[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41(8):56-67.
被引量:6
5
许峻模,温远光,孙冬婧,陈秋海,邓少虹,黄勇杰,农志,伍俊廷,黎祖贺,周晓果.
生态营林桉树人工林林木生长动态分析[J]
.广西科学,2023,30(3):494-503.
被引量:5
6
詹定举,庞贞武,吴兵,沈云,黄全东,李嘉诚.
坡向、坡位对桉树人工林生长的影响[J]
.热带林业,2023,51(2):21-23.
被引量:2
1
苏世河.
简述乔木生物量样木采集方法[J]
.林业勘查设计,2010(4):97-97.
2
徐婷婷,舒清态,欧光龙,胥辉.
思茅松天然林乔木生物量空间分异研究[J]
.林业资源管理,2015(4):39-44.
被引量:1
3
罗居平.
广西青明山林场杉木成熟林地上乔木生物量的研究[J]
.山东工业技术,2013(5):164-164.
被引量:1
4
安云,丁国栋,高广磊,梁文俊,贺宇,魏宝,鲍彪.
华北土石山区天然次生林枯立木数量特征与分布格局[J]
.水土保持通报,2012,32(4):246-250.
被引量:10
5
冯秋红,黄劲松,徐峥静茹,谢大军,刘兴良,潘红丽,刘世荣.
密度调控对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
.四川林业科技,2016,37(3):10-14.
被引量:10
6
张月.
北京地区栓皮栎地上部分生物量的研究[J]
.河北林果研究,2011,26(1):6-8.
被引量:1
7
高雯,高士友,韦廷春.
蛹虫草商品化栽培技术的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2008,54(4):26-29.
被引量:7
8
傅理,张亚红,白青.
日光温室内外环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22(4):62-65.
被引量:9
9
齐荣斌,苏国栋.
齐齐哈尔地区中小水面渔产潜力的估算分析[J]
.黑龙江水产,1994,0(1):41-43.
10
胡海清,孙龙,国庆喜,吕新双.
大兴安岭1980-1999年乔木燃烧释放碳量研究[J]
.林业科学,2007,43(11):82-88.
被引量:27
吉林农业(学术版)
2010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