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绿色壁垒的国际政治经济学思考
被引量: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绿色壁垒正成为 2 1世纪初中国出口贸易发展的巨大障碍。从其兴起背景分析 ,绿色壁垒的实质是贸易保护手段。绿色壁垒是发达国家在与发展中国家竞争中更具道义假象的工具。绿色壁垒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主要有 :降低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 ,减缓发展速度 ;不平等的国际经济体系更加难以改变 ;
作者
张文兵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
出处
《天府新论》
2003年第2期13-16,共4页
New Horizons from Tianfu
关键词
绿色壁垒
全球化
发展中国家
分类号
F752.1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7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41
同被引文献
56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30
参考文献
7
1
王义桅.
环境问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0(4):46-49.
被引量:4
2
蒙子良.
论“绿色壁垒”[J]
.改革与战略,2000,16(1):13-19.
被引量:30
3
曾凡银,冯宗宪.
贸易、环境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研究[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4(4):96-101.
被引量:24
4
钟慧中.
新贸易保护理论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J]
.国际贸易问题,1999(1):1-7.
被引量:21
5
李树.
谈绿色壁垒下我国经济的“绿化”[J]
.经济问题,2001(4):18-20.
被引量:40
6
夏友富.
外商转移污染密集产业的对策研究[J]
.管理世界,1995,11(2):112-120.
被引量:26
7
黄祖桥.
论全球化中的民族化[J]
.新视野,1999(2):49-51.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37
1
金祥荣,陆菁.
现行绿色贸易制度的缺陷及其改革[J]
.浙江社会科学,1999(1):30-33.
被引量:8
2
那力.
世纪之交的回顾与前瞻:人类环境问题与国际环境法[J]
.社会科学战线,1998(2):242-247.
被引量:13
3
岩佐,茂,龚颖.
全球规模的环境破坏与价值问题[J]
.哲学研究,1994(1):35-40.
被引量:8
4
周尚意,王雯菲.
国际贸易中环境措施的公平性分析[J]
.世界地理研究,1998,7(2):15-19.
被引量:7
5
夏友富.
外商转移污染密集产业的对策研究[J]
.管理世界,1995,11(2):112-120.
被引量:26
6
黄成献.
从环保领域的南北矛盾看世界环境问题[J]
.中国国情国力,1997(5):44-45.
被引量:1
7
.《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192页.
8
AnastasiosXepapadeasandAartdeZeeuw(1999),EnvironmentalPolicyandCompetitiveness:ThePorterHypothesisandtheCompositionofCapital[J].JournalofEnvironmentalEconomicsandManagement,37,165-182.
9
BrianR.CopelandandM.ScottTaylor(1995),TradeandTrans-boundaryPollution[J].TheAmericanEconomicReview,85,716-737.
10
CandiceStevens(1993),TheEnvironmentalEffectsofTrade[J].TheWordEconomy,10,439-451.
共引文献
141
1
李欢,谭芬(指导).
论国际经济与贸易对环境的影响[J]
.中外企业家,2020,0(2):31-31.
2
曾凡银.
基于环境的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机制研究[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7(3):4-9.
3
付娟.
论绿色壁垒与中国农产品贸易[J]
.沈阳大学学报,2004,16(1):18-21.
被引量:7
4
关涛.
论群体理性与绿色营销[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4):92-94.
5
曹康,李青阳.
关于我国私营企业对外贸易中的问题研究[J]
.现代商业,2009(4).
被引量:1
6
周永.
“绿色壁垒”的思考与应对[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4(1):43-47.
7
鲁立,蒋华,李鹏.
我国面临的国际贸易中的环境壁垒问题及对策[J]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2(2):58-61.
8
于仁竹,胡继连,王桂红.
蔬菜国际贸易绿色壁垒透析[J]
.山东经济,2004,20(4):95-98.
被引量:5
9
王静.
我国农产品出口中的绿色贸易壁垒问题分析及对策[J]
.求实,2004(S2):111-112.
被引量:1
10
吕建华.
生态环境问题:国际政治经济新焦点[J]
.新远见,2007,0(9):30-42.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56
1
沈坤荣,耿强.
外国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与内生经济增长——中国数据的计量检验与实证分析[J]
.中国社会科学,2001(5):82-93.
被引量:759
2
黄季,马恒运.
中国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国际比较和差别[J]
.战略与管理,2000(6):86-95.
被引量:40
3
尚静,樊海林.
绿色壁垒发展动态及我国的应对策略[J]
.经济管理,2005,31(19):88-92.
被引量:2
4
论工业品国际竞争力[J]
.中国工业经济,1996(4):5-11.
被引量:18
5
张宝珍.
“绿色壁垒”: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动向[J]
.世界经济,1996,19(12):20-25.
被引量:45
6
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华夏出版社,1997..
7
费立丽.环境问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0
8
[1][2]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2.
9
[3]迈克尔·杰伊·波隆斯基.环境营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10
[5]黄祥荣.贸易保护制度分析[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引证文献
13
1
张文兵,葛永波.
绿色壁垒:加入WTO以来部分农产品出口问题解读[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3-16.
被引量:5
2
张琦.
对发达国家高绿色壁垒的成因分析和对策研究[J]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3):16-19.
被引量:1
3
贺锋林,沈鹏程,陈静.
技术性贸易壁垒与我国箱包行业[J]
.皮革科学与工程,2010,20(4):29-33.
被引量:4
4
宋才发.
WTO组织与加快中国贸易法治建设[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2):25-30.
5
姜红.
从社会营销观念看绿色壁垒之合理性[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3):78-81.
6
王艳,曾刚.
绿色贸易壁垒与经济收敛性的关系研究[J]
.北方经济(学术版),2007(4):72-74.
7
李红.
加强企业管理力度 提升产品绿色竞争力[J]
.职业圈,2007(08X):64-65.
8
张红艳.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5):12-13.
被引量:1
9
庞明秀.
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机制及企业的应对策略分析[J]
.商场现代化,2009(9):6-7.
被引量:1
10
张得银.
绿色贸易壁垒的经济学分析[J]
.市场周刊,2005,18(12):84-85.
二级引证文献
30
1
秦泰,霍学喜,赵金龙.
绿色壁垒的理论分析及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8(5):1-4.
被引量:4
2
姜晓兵,柳惠萍,温小霓.
SA8000标准对我国的挑战与对策[J]
.商业经济,2004(11):116-117.
被引量:2
3
董薇,王珺.
从SA8000看建立我国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必要性[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83-86.
被引量:2
4
朱瑞雪,郭京福.
社会责任与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2004,18(6):28-30.
被引量:16
5
陈冬冬.
绿色壁垒条件下中国农产品贸易的SWOT分析及战略策略选择[J]
.经济师,2005(1):19-19.
被引量:7
6
布阿加尔.买买提.
关于少数民族学习汉语的思考[J]
.实事求是,2002(6):75-76.
被引量:3
7
陈圻,胡荣.
SA8000对我国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及对策[J]
.科技和产业,2005,5(4):19-24.
被引量:3
8
郭全洲,谭立群.
社会责任管理体系(SA8000)对中国出口企业的影响[J]
.经济与管理,2005,19(11):60-63.
9
杨大蓉,黄国祥.
绿色壁垒与我国西部农业竞争力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44-345.
被引量:2
10
李庆.
SA8000标准与中国公司职工利益保护[J]
.经济与管理,2006,20(3):76-78.
1
梁春燕.
低碳来了[J]
.中国海关,2010(4):5-5.
2
许心礼.
上海出口贸易发展战略探讨[J]
.财经研究,1983,9(4):5-10.
3
柳煌煌,王义成.
“海西经济区”外贸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分析[J]
.技术与市场,2012,19(7):163-164.
被引量:1
4
张明志,王培伟.
福建出口贸易发展与主要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之研究[J]
.亚太经济,2006(3):103-105.
被引量:5
5
申广祝,魏浩.
中国面临国际贸易摩擦的现状、原因与对策[J]
.对外经贸统计,2008(2):18-22.
6
姚奕生.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贸易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
.集团经济研究,2007(12S):143-145.
7
刘涛.
全球经济复苏不同步的风险[J]
.董事会,2009(10):21-21.
8
梁小萌.
对外贸易中的食品安全问题及政府规制[J]
.探求,2003(6):37-41.
被引量:11
9
李颖.
简析“绿色贸易壁垒”的成因[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0(11):224-225.
被引量:3
10
王玲莉,彭徽.
辽宁省出口贸易结构调整的对策研究[J]
.经济师,2015(6):40-41.
被引量:1
天府新论
200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