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建研究型大学——牛津大学和哈佛大学的经验
被引量:50
How to Establish the Research University?
出处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7-70,共4页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参考文献10
1 John Henry Cardinal Newnan. The Idea of a University:Ddfined and Illustrated. Loyola University Press,1987,464,464,473,472-473,473.
2 王英杰.大学校长与大学的改革和发展——哈佛大学的经验[J] .比较教育研究,1993(5):1-10. 被引量:76
3 William Bentinek-Smith:The Hrarvard Book.350 Aniversry Edi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6,25,25,22.
4 http://www.ox.ac.uk.
5 郭键.哈佛大学发展史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101-102,160,124-125,156).
6 Joseph A.Soares.The Decline of the Previlige:the Modernization of Oxford Universit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82.
7 Richard Norton Smith.The Harvard Century (M).Simon and Schuster, 1986,303.
8 R.Hofstadter and W.Srnith.Amedcan Higher Education,A Documentary Histor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1.616,606.
9 Ted Tapper and Brian Salter .Oxford,Cambridge and the Changing Idea of the University.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to Higher Education & Open University Press, 1992,40.
10 魏新.21世纪的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共引文献77
1 王国防.论高等教育改革中创新与传承的关系[J]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2(2):37-38. 被引量:1
2 杨凤英.美国高等教育竞争机制初探[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1(1):43-49. 被引量:3
3 郭健.艾略特高等教育思想述评[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4(4):38-40. 被引量:5
4 孙华.通识教育的理想类型[J] .教育学术月刊,2015(4):3-13. 被引量:11
5 赵俊芳.宏观视界下的大学特征[J] .复旦教育论坛,2004,2(6):23-27. 被引量:4
6 刘宝存.大学的创新与保守——哈佛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之路[J] .比较教育研究,2005,26(1):35-42. 被引量:24
7 李仙飞.哈佛大学办学理念的形成与发展[J] .高教探索,2005(2):38-39. 被引量:3
8 于翠兰.关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建设的再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2):227-229. 被引量:20
9 刘莘,杨波,金石.论大学自治的限度[J] .河南社会科学,2005,13(5):5-8. 被引量:15
10 刘宝存.走出“半人时代”——关于大学培养目标的几点思考[J] .学术界,2006(1):55-62. 被引量:22
同被引文献309
1 肖珑,张春红,廖三三.数字图书馆门户的构建与服务[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7,25(4):41-48. 被引量:39
2 周光礼.大学变革与转型:新的思路与新的分析[J] .教育学术月刊,2013(4):74-80. 被引量:5
3 王英杰.大学校长与大学的改革和发展——哈佛大学的经验[J] .比较教育研究,1993(5):1-10. 被引量:76
4 赵望.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关于共同基础课程的报告[J] .高等教育研究,1982,3(2):74-83. 被引量:15
5 陈向明.美国哈佛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四次改革浪潮[J] .比较教育研究,1997(3):21-27. 被引量:85
6 李进才.世界一流大学办学水平的启示[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7,51(3):109-114. 被引量:24
7 陈庆华,沈跃进.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研究(上)[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3(1):36-41. 被引量:13
8 钟朝义.殖民地时期的美国高等教育[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85(3):48-67. 被引量:3
9 陈万志.重返大学本原[J] .群言,2004,0(5):32-34. 被引量:1
10 王俊杰.组织使命陈述的研究现状与简评[J] .现代管理科学,2013,1(12):62-64. 被引量:5
引证文献50
1 孙玉琴.大学精神:研究型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以哈佛大学为例[J]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2):32-34. 被引量:5
2 罗许慧.信息时代背景下创建世界一流中学的启示[J] .科教导刊,2014(1):7-8.
3 王云鹏,张磊,李平.建设一流的大学校园文化[J] .理工高教研究,2004,23(3):27-28. 被引量:2
4 刘军.研究型大学的使命——蔡元培“大学”理念之思考[J] .前沿,2004(9):73-75. 被引量:2
5 王栾井,杜佳.国外综合性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初探[J] .学海,2004(5):172-174. 被引量:3
6 钱丽丽,于海钢.关于我国研究型大学人文精神建设的思考[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60-62. 被引量:3
7 黄志广,程晓舫.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特色及共性特征[J] .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05,3(2):46-50. 被引量:10
8 赵慧萍,孙延臣,毕娟.刍议新兴高校发展思路[J] .理论界,2005(6):133-134.
9 迟晶.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理想与现实——浅议北京大学人事制度改革[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19(6):140-143.
10 何廷玲.英国高等教育经验及其启示[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1):143-146.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241
1 王会青,李海芳,邓红霞,徐野威,刘超.院级研究生培养质量体系的建设与应用[J] .科教导刊,2023(18):20-22. 被引量:1
2 郑石明,要蓉蓉.系统思维观照下的高等学校学科生态论[J] .教育研究,2021(3):113-125. 被引量:17
3 张应强,姜远谋.超大规模的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背景、现实挑战和道路选择[J] .高等教育研究,2022,43(8):1-28. 被引量:52
4 张金玲.新工科建设下创新教育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18):138-139. 被引量:2
5 张学敏,贺能坤.本科教学评估指标“教学经费”构成研究[J] .中国大学教学,2007(11):75-78. 被引量:7
6 李紫红.试论“高职精神”[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9(2):1-3. 被引量:3
7 吴炜,成长春.关于高校办学特色的一点思考[J] .文教资料,2007(24):23-25. 被引量:5
8 章建明.耶鲁大学雷文校长的治校理念[J] .教育学术月刊,2014(3):108-111.
9 罗许慧.信息时代背景下创建世界一流中学的启示[J] .科教导刊,2014(1):7-8.
10 郭彧斌,赵家红.从翻译目的论看大学校训的翻译[J] .大家,2012(1):59-60. 被引量:1
1 刘良初,熊妹,卢尘逸.勤于思,敏于行——新化县初中语文教研员伍福常成长经验谈[J] .湖南教育(中旬)(B),2016,0(8):32-34. 被引量:1
2 万宇妍.旋律“跳”进纸片里——胡子大叔的世界[J] .小学生导刊(高年级版),2016,0(3):8-9.
3 侯平,雍胜,赵毅,代振东.研究型大学实现人本化管理初探[J] .高等教育发展研究,2006,23(2):36-40.
4 李黄石.青年毛泽东成长轨迹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J] .学理论,2014(29):259-261. 被引量:1
5 李漫.回眸成长足迹分享成长经验[J] .东方宝宝(保育与教育),2013(5):27-29.
6 韩飞.反思性教学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2014,16(2):28-30. 被引量:1
7 杜瑛.关于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思考[J] .高教研究与实践,2004(1):7-10.
8 李莉.用心“主题班会”收获“成长经验”[J] .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2016,0(4):27-28.
9 崔红.浅议在主题背景下各班区域活动创设与开展的小收获[J] .学周刊(上旬),2015(2):216-216.
10 余奕琦.感谢失败[J] .作文大王(中高年级),2008,0(6):46-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