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抗大麦黄矮病毒的育种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大麦黄矮病是一种分布非常广泛的谷物病毒病,几乎在世界各国都有发生.从主要栽培作物到杂草的大多数禾本科植物,该病都能侵染(Plumb R.T.,1983). 其病原体是黄病毒,它是由5种公认的分离菌所引起的.由专门带有某种分离菌的20多种禾谷蚜传播.
作者
Е.А.Рогожипа
王福绥
出处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
CSCD
1992年第5期5-7,共3页
关键词
大麦黄矮病
育种
抗病性
分类号
S332.2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7
1
周广和.
世界大麦黄矮病研究进展[J]
.世界农业,1989(7):36-37.
被引量:14
2
周广和,张淑香,钱幼亭.小麦黄矮病毒4种株系鉴定与应用[J]中国农业科学,1987(04).
3
贾继增.
小麦抗黄矮病的基因及抗源[J]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1990(6):12-13.
被引量:11
4
陈孝,辛志勇,肖世和,林志珊,徐惠君,杜丽璞,钱幼婷.
抗BYDV小麦—中间偃麦草易位系α-淀粉酶2同工酶的研究[J]
.作物学报,1998,24(1):16-20.
被引量:13
5
辛志勇,徐惠君,陈孝,林志珊,周广和,钱幼亭,成卓敏,P.J.Larkin,P.Banks,R.Appels,B.Clarke,R.I.S.Brettell.
应用生物技术向小麦导入黄矮病抗性的研究[J]
.中国科学(B辑),1991(1):36-42.
被引量:65
6
安德荣,张秦风.
大麦和小麦的病毒病种类及其主要特性[J]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1992(1):45-48.
被引量:2
7
陈孝,P.J.Larkin,R.I.S.Brettell,P.M.Banks,周广和,辛志勇,成卓敏.
抗大麦黄矮病(BYDV)种质——无芒中4的同工酶电泳图谱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1992,25(2):27-33.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
1
谢皓,陈孝.
我国抗黄矮病小麦研究进展[J]
.北京农学院学报,1999,14(2):54-57.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张文斌,安德荣,任向辉.
中国小麦黄矮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控研究进展[J]
.麦类作物学报,2009,29(2):361-364.
被引量:20
2
张文斌,任向辉,安德荣,何振才.
几种药剂对小麦黄矮病的防治效果[J]
.麦类作物学报,2009,29(5):930-933.
被引量:15
3
陈红.
庆阳市小麦黄矮病预测模型的建立[J]
.甘肃农业科技,2010,41(8):13-15.
被引量:2
4
杨菲,吴茂森,陈华民,田芳,曲玲,曹雅忠,何晨阳.
我国不同地区麦蚜携带BYDV-GAV比率的差异[J]
.植物保护,2012,38(2):117-119.
被引量:2
5
谢皓,陈孝,张增艳,辛志勇,林志珊,杜丽璞,马有志,徐惠君.
抗黄矮病小麦新品系YW243的选育和细胞分子生物学鉴定[J]
.作物学报,2000,26(6):687-691.
被引量:27
6
刘楠,闫佳会,郭青云.
病毒抑制剂对小麦黄矮病防治效果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6):13893-13894.
被引量:4
7
谢咸升,安德荣,谢成升.
不同种类真菌多糖对小麦黄矮病的防治效果[J]
.麦类作物学报,2014,34(4):557-562.
被引量:3
8
闫佳会,姚强,郭青云.
10种病毒抑制剂对小麦黄矮病的防治效果[J]
.植物保护,2016,42(1):238-242.
被引量:5
9
李廷芳,闫佳会,郭青云.
青海省小麦品种对黄矮病的抗性鉴定[J]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4(3):61-66.
10
杨海艳,曹晶晶,谢咸升,付强,吴云锋,安德荣.
云芝葡聚糖对小麦黄矮病的防治[J]
.植物保护学报,2016,43(4):594-599.
被引量:5
1
李琦.
大麦黄矮病抗源和抗病育种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1993,21(2):148-151.
被引量:1
2
J.Collin,张辉.
小黑麦对大麦黄矮病的耐性[J]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1991(3):31-33.
被引量:1
3
周广和.
世界大麦黄矮病研究进展[J]
.世界农业,1989(7):36-37.
被引量:14
4
E.Moriones,王汝贤.
大麦黄矮病在小谷类作物及轮作寄主上的表现[J]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1992(3):30-32.
5
Timothy F. Bourne,周文安.
两个冬大麦×春大麦杂种植株耐大麦黄矮病的性状评价[J]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1989(5):14-16.
6
A.Plourde,黄炳羽.
小麦×窄颖赖草对大麦黄矮病的抗性[J]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1992(6):19-22.
7
胡想顺,刘小凤,赵惠燕,吴云锋,刘同先.
兼抗麦长管蚜和大麦黄矮病毒的小麦种质田间鉴定筛选[J]
.植物保护学报,2014,41(6):723-729.
被引量:4
8
贾继增.
小麦抗黄矮病的基因及抗源[J]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1990(6):12-13.
被引量:11
9
祁适雨,肖志敏,张延宾,韩方普.
小麦多抗和优质源──远中_6和远中_7的选育[J]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1996(5):21-23.
10
孙光祖,李忠杰,李希臣,王广金,唐凤兰,张月学,闫文义,孙德全,孙岩.
抗大麦黄矮病小麦新品系选育及其RAPD分子验证[J]
.核农学报,2000,14(2):72-75.
被引量:9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
1992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