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贫困:一种社会资本视野的解释
被引量:
35
Poverty,from Perspective of Social Capit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贫困是人类社会目前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 ,贫困不仅仅是素质、能力、财富和资源的匮乏 ,更是人类社会结构、功能和机制不完善、不健全的产物。随着贫困研究的深入 ,社会资本逐渐成为一个有效的解释概念和分析起点。贫困因社会资本质量的低劣而产生 。
作者
周长城
陈云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
出处
《学海》
2003年第2期110-114,共5页
Academia Bimestris
关键词
贫困
社会资本
社会关系
关系网络
资源分配
分类号
C912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2
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704
同被引文献
289
引证文献
35
二级引证文献
162
参考文献
25
1
埃文斯.跨越公私界限的发展战略,2000.
2
包亚明.布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和社会炼金术,1997.
3
波普诺.社会学,1999.
4
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1998.
5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2000.
6
弗泰恩;阿特金森.创新,社会资本与新经济,2000.
7
郭于华.关系资本·网络型流动·乡土性劳动力市场的提出,1997.
8
沈红.中国贫困研究的社会学评述.社会学研究,2000,(2):91-103.
9
孙立平.
“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J]
.社会学研究,1996(5):22-32.
被引量:383
10
伊斯特斯.组织的多样性与社会资本的产生,2000.
二级参考文献
72
1
M.乔休多夫斯基,宁跃.
20世纪晚期的全球化贫困[J]
.国外社会科学,2000(6):45-49.
被引量:1
2
H.莫德罗夫,赖升禄.
全球化的后果[J]
.国外社会科学,1998(2):75-79.
被引量:1
3
屈锡华,左齐.
贫困与反贫困——定义、度量与目标[J]
.社会学研究,1997(3):106-117.
被引量:50
4
巫宁耕.
贫困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1(3):88-95.
被引量:7
5
张健雄.
欧盟的结构政策对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启示[J]
.社会科学家,2001,16(3):5-8.
被引量:2
6
屈锡华,王海忠.
模型构造与政策选择减少贫困的经济增长[J]
.经济学家,1995(5):60-69.
被引量:2
7
沈红.中国贫困研究的社会学评述.社会学研究,2000,(2):91-103.
8
世界银行.《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
9
乔治·洛奇:《全球化的管理-相互依存时代的全球化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10
Arnin, S. 1996 The challenge of globalization,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p. 178,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
共引文献
704
1
熊景维,于丹丹,季俊含.
农村社会保障减贫的局部失灵:一个政策过程分析的视角[J]
.中国行政管理,2021(6):105-111.
被引量:3
2
吴士健,孙专专,刘新民,周忠宝.
家长式领导有助于员工利他行为吗?——基于中国情境的多重中介效应研究[J]
.管理评论,2020,0(2):205-217.
被引量:21
3
赵博琼,董家彪,周文伟.
“田·坊·堂”赋能型职业教育脱贫理论与实践创新[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9):70-76.
被引量:2
4
张广利,濮敏雅,赵云亭.
从职业到住房:社会分层载体的具象化[J]
.浙江社会科学,2020(3):73-79.
被引量:16
5
何朝银,赖义方.
互助组与“差序格局”的演变[J]
.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23(5):50-57.
6
郎玉林,徐锐,赵晶,刘春萍,张竹赢,李静.
基于场域理论的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研究[J]
.图书馆建设,2020(1):152-158.
被引量:9
7
唐娟.
群众积极分子研究:进路、知识谱系与研究策略[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38(3):29-37.
被引量:1
8
符平,卢飞.
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脱贫攻坚的组织动员[J]
.社会学研究,2021(3):1-22.
被引量:94
9
刘娜.
“差”与“序”:对差序格局概念的理解与阐释[J]
.文化学刊,2021(4):115-117.
被引量:1
10
刘亭亭,杨晓兵.
亲缘、地缘与友缘:差序格局视域下的网络直播公会与主播共生关系探究[J]
.文学人类学研究,2023(2):63-83.
同被引文献
289
1
杨博文.
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变迁中的复杂性分析[J]
.长白学刊,2007(2):38-40.
被引量:3
2
胡晓飞.
试析转型时期中国农村人际关系的变迁[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1(7):113-115.
被引量:14
3
唐钧,朱耀垠,任振兴.
城市贫困家庭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支持网络———上海市个案研究[J]
.社会学研究,1999(5):107-120.
被引量:62
4
熊跃根.
论国家、市场与福利之间的关系:西方社会政策理念发展及其反思[J]
.社会学研究,1999(3):59-71.
被引量:53
5
赵延东.
“社会资本”理论述评[J]
.国外社会科学,1998(3):19-22.
被引量:99
6
李笑梅.
北宋“积贫积弱”成因新论[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6(4):22-26.
被引量:1
7
丘海雄,陈健民,任焰.
社会支持结构的转变:从一元到多元[J]
.社会学研究,1998(4):33-39.
被引量:199
8
风笑天,赵延东.
下岗职工的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与其再就业机会获得的关系[J]
.理论月刊,1998(8):24-28.
被引量:8
9
刘立夫.
论宋代冗官之成因[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2(3):45-49.
被引量:5
10
何金定.
试论转型时期我国城镇贫困问题[J]
.南方人口,1998,13(1):18-2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5
1
袁冬梅.
从宋人的财富观论宋朝的民贫问题[J]
.许昌学院学报,2004,23(4):91-95.
被引量:4
2
王敏婕.
社会分层在家校合作中的表现及其影响——美国家校合作的最新研究[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1):20-23.
被引量:22
3
赵智强.
王铎雪景竹石图轴[J]
.收藏家,2002(1):18-19.
4
雷冬文.
论青少年在台湾黑社会组织中的反功能与潜功能[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26(4):33-37.
被引量:2
5
朱业乾,邵同尧.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社会关系支持[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4(5):84-85.
被引量:2
6
杜旭宇.
社会资本与农民增收的关联分析[J]
.经济体制改革,2006(2):123-126.
被引量:9
7
陈云.
再分配与贫困:生活质量研究的深层视角[J]
.学习与实践,2006(7):96-100.
8
吴文勤.
弱势群体社会资本缺失的因素分析[J]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6(4):80-83.
被引量:3
9
杜旭宇.
社会资本与农民增收的关联分析[J]
.复印报刊资料(农业经济研究),2006(8):68-71.
10
吴文勤.
弱势群体社会资本缺失的因素分析[J]
.宁夏党校学报,2006,8(5):51-54.
二级引证文献
162
1
李晓敏.
疾病风险冲击下贫困农户医疗服务需求与利用研究——以H省H县为例[J]
.政治人类学评论,2021(2):152-222.
2
杨丹.
从优化政策过程视角论脱贫攻坚战中的风险防范[J]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2020(1):65-69.
3
李珊,宋坤丽.
初中生遭遇霸凌对睡眠质量的影响:广泛性焦虑的中介作用[J]
.心理月刊,2023(5):63-65.
被引量:1
4
李俊杰,宋来胜.
教育阻断深度贫困地区贫困代际传递对策研究——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为例[J]
.青海民族研究,2019,30(4):21-26.
被引量:10
5
陈杰,詹鹏,韦艳利.
我国农村相对贫困的代际传递及影响机制——基于不同队列的分析[J]
.南京社会科学,2021(6):39-47.
被引量:8
6
李宇星,李彦融.
家庭信贷与贫困代际传递[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6):92-93.
7
陈东升,刘占庆.
浅析新农村建设中拓宽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J]
.北方经贸,2007(4):26-27.
被引量:1
8
冯春艳.
农村弱势群体研究综述[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36-37.
被引量:3
9
何非.
家庭多样化对家校合作实践的影响分析[J]
.文教资料,2008(18):101-103.
10
李华瑞.
2004年辽宋西夏金元经济史研究述评[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2):127-133.
1
杨胜坤.
贵州农村贫困研究[J]
.社会学研究,1990(6):89-97.
2
朱又红.
我国农村社会变迁与农村社会学研究述评[J]
.社会学研究,1997(6):46-56.
被引量:25
3
张彬.
从“解构”走向“结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基本趋势[J]
.长白学刊,2006(4):81-84.
被引量:3
4
宋书伟,王因为,陈显容,李冬民.
首都建设中社会结构平衡问题[J]
.城市问题,1982(0):27-31.
5
李明清.
体制创新:重庆“十五”发展的根本动力[J]
.决策导刊,2001(3):36-38.
6
刘智.
“新常态”下旅游企业人力资本质量提升的有效途径[J]
.中外企业家,2016(2):184-185.
被引量:1
7
袁艳红.
生态结构:人类社会结构的重要维度[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30(3):33-37.
8
梁鸿.
富裕农村社区的贫困问题研究[J]
.南方人口,2001,16(1):42-46.
9
于垲.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农民工贫困研究[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3):317-320.
被引量:2
10
梁柠欣.
贫困研究新范式的建构与中国城市贫困研究的新视角[J]
.广东社会科学,2008(6):162-167.
被引量:3
学海
200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