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教育体制改革是研究生教育创新的基础
被引量:
6
The reform of educational system: the foundation of the innovation of graduate student' seducation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回顾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制演化过程后指出,建立自我发展和调节机制的教育体制改革是高等学校教育创新的基础。
作者
张文修
李兰
机构地区
西安交通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所
同济大学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办公室
出处
《中国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2-54,共3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教育体制改革
教育创新
自我发展
调节机制
学位
高校
分类号
G64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8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42
同被引文献
48
1
汪健,林秀华,杨存荣,郑为中,杨永林.
创新的内涵与创新的体制——围绕“创新”对清华大学院士的调查与访谈[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7(5):85-88.
被引量:8
2
赵文翠.
美、德两国研究生教育的比较研究[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2):58-59.
被引量:1
3
刘晓梅.
对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2):86-88.
被引量:29
4
董维武,姚纬明,王曲.
创新与研究生教育现代化[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4):58-61.
被引量:3
5
潘云鹤.
KAQ模式与研究生教育[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2):5-7.
被引量:33
6
杨梅.
社会实践与新型研究生教育模式[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4(3):120-122.
被引量:15
7
武晓维,李勇.
中美高校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比较及启示[J]
.江苏高教,2004(5):95-98.
被引量:21
8
郑浩,常思亮.
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的研究现状及启示[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7(4):44-47.
被引量:8
9
张海英.
研究生教育改革方向探析[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6(6):75-79.
被引量:2
10
余云珠.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构想[J]
.教育评论,2004(5):42-45.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6
1
郑浩,常思亮.
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的研究现状及启示[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7(4):44-47.
被引量:8
2
潘立,计时鸣,鲁聪达.
以创新教育平台为基点的创新型人才培养[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3):124-126.
被引量:19
3
王芳.
我国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的对策[J]
.引进与咨询,2006(5):79-80.
被引量:3
4
高艳茹,于渤.
基于创新力培养的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构建[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28(12):127-129.
被引量:10
5
潘立,计时鸣,赵颖娣.
构建研究生创新教育平台的探索[J]
.高教与经济,2005,0(3):30-33.
6
吴立保,孙益婷.
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价值悖论与创新途径[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4):7-1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42
1
黄国栋,吴映霖,武艳,陈少卿,余淑娇.
微信辅助教学模式在中医肛肠专业研究生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89):364-365.
2
黄国栋,吴映霖,陈少卿,肖振.
精准医学时代背景下转化医学教育模式在对中医护理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思考[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60):285-286.
被引量:5
3
侯森林.
重视课下实战训练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
.中国林业教育,2007,25(3):69-70.
被引量:1
4
郑浩,常思亮.
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需要什么样的招生模式[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8(3):67-70.
被引量:2
5
黄明福.
关于奥运精神与博士生创新精神的思考与探析[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7(S2):115-117.
6
曾志伟,陈海利,周晓东,唐龙.
论非智力因素与研究生创造力的培养[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5):113-115.
被引量:2
7
江学建,蔡加成,朱剑,谢治国.
大学课程设置体现的中西文化差异——国内外大学创新教育比较研究[J]
.教育与现代化,2006(1):26-31.
被引量:11
8
罗琳,王国良.
对临床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体会[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5):28-29.
被引量:20
9
宇缨,胡天明,侯爱民.
应用型IT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J]
.教育探索,2007(10):135-136.
被引量:21
10
邓义江,黄敏.
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探析[J]
.中国轻工教育,2008,11(2):3-6.
被引量:8
1
尚亮,王海龙,孔祥木.
地方高师院校提升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探讨[J]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2(4):54-58.
2
刁承湘.
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是系统工程[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1):12-16.
被引量:21
3
唐立山.
营造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27(2):62-63.
被引量:3
4
2007年研究生教育创新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4):27-27.
5
李彦.
当代我国研究生教育创新的战略思考[J]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9(12):41-43.
被引量:3
6
胡春怡,高建纲.
研究生教育创新的思考[J]
.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2002(3):3-6.
被引量:1
7
朱小平.
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的途径[J]
.西北医学教育,2009,17(1):37-38.
被引量:5
8
李小昱,王为.
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00-103.
被引量:43
9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改革[J]
.北京教育(高教),2011(3).
10
陈惠.
聚焦创造力:研究生教育创新论[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13(4):125-128.
被引量:2
中国高教研究
200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